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根据俄"暴风"超空泡鱼雷公开资料,运用气体发生器及动力源火工品设计原理,进行超空泡鱼雷超空泡发生器方案论证,对超空泡发生器气源类型、总体结构、气量调节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试验用超空泡发生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超空泡发生器能够满足鱼雷超空泡的用气量要求,并可实现流量控制.说明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199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依法管理节能工作的新阶段。我国的能源节约综合利用事业在未来几年必将迎来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都将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我国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川F常贫乏,煤的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石油的人均占有储量仅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根据我国能源中长期供需分析,到ZOSO年,我国能源供应缺口…  相似文献   
33.
杨旗  申钧  魏兴战  史浩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0103003-0103003(23)
石墨烯具有超高载流子迁移率、零带隙、宽波段响应等性质,是具有潜力的红外光电探测材料。通过分析石墨烯基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历程,综述了石墨烯红外光电响应的机理,对石墨烯基探测器的响应度、波段、速度等性能和器件结构进行了梳理,并围绕石墨烯基探测器在材料制备、工艺兼容性等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4.
考虑变形热效应的本构关系建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过程中,随着等效应变速率的增大,变形热效应对流动应力的影响程度增大。当等效应变速率很小时,变形热效应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压缩过程中可近似认为是等温过程;当等效应变速率较大时,变形热效应对流动应力的影响相当显著,压缩过程基本上成为绝热过程,提出了一种考虑变形热效应对流动应力影响的本构关系建立方法。用该方法建立的本构关系能客观地反映材料在热态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为提高  相似文献   
35.
36.
步态识别在生物识别中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对步态的识别研究大都是考虑单一条件下步态的识别率,但在穿外套、背包等混合条件下识别率较低,该文分析了人体行走时步态的时序特征,提出一种4层的双尺度多信息融合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中每个时间片都为整体信息即大尺度信息和局部细节信息即小尺度信息的融合。此模型能很好地表达步态的时序特性,即步态行走时人体姿态,运动幅度等特征的节奏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率,能有机地融合步态的整体信息及局部细节信息,并且在有轮廓噪声及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有较好的鲁棒性,大大降低了外套及背包对步态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电缆接头绝缘材料内部气隙放电造成的绝缘裂化程度表征方法,建立基于等离子体-化学的气隙放电混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泊松方程、电子运输方程、电子能量运输方程、重粒子运输方程以及气隙中主要气体12种粒子等离子化学反应,同时考虑了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表面电荷积累过程。基于上述模型,结合有限元软件对电缆接头绝缘材料内部气隙放电过程进行仿真。应用参数扫描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气隙长度下放电脉冲波形,并记录得到不同气隙放电长度下电缆接头放电相位、放电次数及放电幅值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缆接头内部气隙增加,放电信号相位、放电脉冲次数以及放电幅值具有明显区别,并将电缆接头放电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预击穿阶段。基于放电相位、放电次数及放电幅值的特征参数为评估电缆接头绝缘内部气隙放电的裂化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石成朋  刘平  张柯  李伟  杨旗  郝庆国 《金属热处理》2020,45(11):157-162
对退火态高氮不锈轴承钢进行真空高压气淬并深冷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空冷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场发射透射电镜、洛氏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对高氮不锈轴承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回火温度由180 ℃升高到550 ℃时,硬度、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试验钢降碳增氮,组织中没有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存在。当回火温度为500 ℃时,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碳化物M23C6和氮化物Cr2N细小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上;在500 ℃回火时出现了二次硬化,强度和硬度达到峰值,这与碳氮化物弥散强化有关。采用1050 ℃真空气淬60 min+深冷处理(-100 ℃×2 h)+500 ℃空冷2 h回火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9.
为实现在无人机小尺寸空间内完成切割伞绳和推销的功能,根据总体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推销切割多功能一体化结构的电切割器,以实现轴向推销和径向切割伞绳、电缆、金属丝等功能,并对影响其功能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及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割器输出装药为18mg的高氯酸钾/亚铁氰化铅点火药、砧板为1.5mm厚T2M铜带的环形垫圈、环刀材料为T7(A)M银亮钢时,在+55℃、-50℃和常温条件下,切割器均能实现可靠切割Φ3.5mm锦丝绳及推销功能,且残骸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40.
在不同温度(700,730,800,900,1 000,1 100,1 200℃)下对低层错能Fe-29.8Mn-5.0Si-1.7Al合金钢冷轧板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准静态力学性能和变形过程中相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高于730℃)升高,合金钢发生明显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加,组织均为单一奥氏体;再结晶退火合金钢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均发生ε马氏体相变,细晶(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于21μm)有助于合金钢获得高屈服强度和高抗拉强度,粗晶(奥氏体晶粒尺寸大于90μm)内部形成了均匀分布且相互交截的多变体ε马氏体,有利于提高其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