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乙烯基酯树脂作为基体,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短切碳纤维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和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复合材料的PTC转变温度随碳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复合材料的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不能重合,随着碳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回滞环的面积变小;在0~23 V的电压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电流-电压关系在低温下符合欧姆定律,随着温度升高,材料的电流-电压关系偏离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62.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复合材料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电镜观测, X 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结合传统性能试验手段, 对氯氧镁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进行研究, 通过掺加改性剂试验, 优选出K3 (X·Y6) 为最佳改性剂, 其浸水三个月的软化系数保留在0. 94。同时利用现代测试技术, 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3.
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泰祥  陈秀蓉  王艳  徐鹏刚  杨小利 《农药》2013,(8):599-601,623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选用5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为真菌界子囊菌门束丝壳属黄芪束丝壳Trichocladia astragali(DC.)Neger。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75%肟菌酯.戊唑醇WG 0.25 mg/L、10%苯醚甲环唑WG 1.44 mg/L和50%硫磺.三唑酮SC 1.26 mg/L效果较好,间隔8 d连续用药2次,防效达75%以上。[结论]75%肟菌酯.戊唑醇WG、10%苯醚甲环唑WG和50%硫磺.三唑酮SC是防治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可在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4.
支链化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端羟基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固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支链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以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的体系中,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其反应级数相同,但反应的活化能随分子链的增长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65.
综述了RTM专用树脂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分析了国内RTM专用树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6.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概述了减水剂的研究进程和现状 ,从聚羧酸减水剂研究进程讨论了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作用机理 ,从聚合物分子合成方法和合成控制方面 ,提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并提出了其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7.
介绍对国外碳纤维及其增强聚合物基功复合材料在吸波、热电、红外及自诊断等功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碱法网化工艺制备聚氨酯(PU)泡沫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并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制备的网化泡沫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了网化工艺对网化泡沫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配方,并对网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9.
利用两北地区1961~2000年101个代表站的年冻土观测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多数地区平均最大冻深在0.5~2m之间,平均2m以上的只有在新疆的天山,青海东北部的祁连山区有零星分布.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整体最大冻深减小,上世纪90年代是近几十年来最大冻深最浅的时期,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新疆;西北最大冻深的变化可分为五个敏感区: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北疆区、青藏高原区、西北东部区.各区最大冻深随时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几乎呈直线下降,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最大冻深均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0.1m,北疆区和西北东部区呈小-大-小的抛物线型式变化,最大冻深的变幅相对较小,青海高原的最大冻深则表现出与其他区域相反的变化趋势,是一个由大-小-大的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最大冻深增加了0.57m.不同地区因其地形、土壤、控制的气候系统有所差异,变化周期有所差别,但其周期尺度基本相似.在影响冻土的因素中,干旱区以冬季气温较为显著,而半干旱半湿润区则以地温和封冻前的土壤水分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0.
王翔  杨小利  谢芸琪  王钧 《粘接》2003,24(5):7-9
研究铜电极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粘接工艺,比较铜的表面处理方法对于粘接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并验证粘接的可靠性.首先分别用机械打磨、化学表面处理、表面电镀方法对铜片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铜粉导电胶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粘接,测试粘接强度及电阻率,再通过湿热老化实验,对粘接的可靠性进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经化学表面处理的铜片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粘接强度达到1.34 MPa,老化后强度保留率为76%;电阻率为4.19 Ω*m,老化后电阻率增加率为4.8%.从而确定化学表面处理方法得到的粘接强度和导电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