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2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更新换代,信息技术给电力系统带来发展的同时,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严峻。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自动编码器的量测篡改攻击检测方法和基于同态密码学的隐私保护估计框架。仿真结果显示,随阈值增大,算法精确率逐渐稳定在90%左右,而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则呈下降趋势,其中F1值最大为91.07,对应最优阈值为8。算法准确率为0.927,精确率为0.934,召回率为0.847,F1值为0.912,四项性能均表现较好,提升幅度明显。IEEE9节点系统的正常量测误差均值为2.367,异常量测误差为22.781,显著的差异可明显区分出异常量测的重构误差。当密钥为1536时,运行效率仍然较高,且均方根误差大小与实际工程需要大小差值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有效保证了电力系统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煤矿主要涌水水源来自于顶板,因此研究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和相关影响因素对矿井防止涌水有重要作用,以察哈素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施工,计算出冒裂带合理高度,并且得出单位进尺漏失量同单位时间漏失量变化趋势一致的结论,在今后的安全设计和生产中,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导水裂隙比均采用最大值109.2 m且合理的观测方案必须以最大高度及形态预计准确为前提。剪切与土岩分界面顺层滑动形成的组合滑动模式,为边坡失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微波碳热还原攀枝花低品位钛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枝花低品位钛精矿进行了微波还原试验研究。研究了预氧化、配碳量、添加剂等条件对还原钛铁矿中铁金属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预氧化温度800℃、硼砂配比3%、焦粉配比10%、微波还原温度1000~1100℃条件下,还原60 min,还原产物铁的金属化率超过90%。分析微波强化钛铁矿还原的机理在于:微波热应力在球团内部产生大量孔隙和裂纹促进了还原气氛的扩散,快速还原产生的大量铁晶核加速了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44.
利用三基色原理进行液体辐射化学剂量学研究。配制不同浓度的酸性湖蓝和弱酸性艳红水溶液,用不同剂量(1.5~13.5 kGy)的γ射线照射。采集被照样品,应用快速色度分析技术测量其三基色量值变化,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试剂浓度及照射剂量的改变,三基色色度出现了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其中酸性湖蓝溶液的红色色度值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上升,蓝色色度值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下降,红色和蓝色色度值呈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绿色色度变化较小。弱酸性艳红则表现为红色色度随着辐射剂量加大而逐渐下降,绿色色度则随着辐射剂量加大逐渐上升,红色和绿色色度值呈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蓝色色度变化较小。利用本方法与计算机色度分析技术结合可开展新的化学辐射剂量学研究。  相似文献   
45.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水库现有优化调度和试验性蓄水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6组提前蓄水方案,开展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计算。选择1952和1964年为典型年,分别推求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1日从145 m开始起蓄,9月30日均匀蓄至160.0m,其1 000年一遇分期设计洪水对应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率分别为0.39%和1.47%,防洪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与原方案相比,多年平均可增加发电量24.65亿kWh,减少弃水量25.32亿m 3,汛后蓄满率和平均蓄水位分别提高到95.35%和174.8m。  相似文献   
46.
雷鹰  李雨  陈雯  廖振鸿 《矿冶工程》2017,37(3):38-42
采用微波谐振腔微扰法, 在1 051~1 052 MHz和2 339~2 345 MHz微波频率和室温条件下, 研究了鲕状赤铁矿与还原剂、脱磷剂混合颗粒样品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 考察了样品粒度、还原剂种类、配碳系数、脱磷剂种类与用量对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和损耗正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采用较高微波频率, 样品粒度0.42~5 mm, 以焦炭为还原剂, 采用较大的配碳系数, 并以9%的Na2CO3作为脱磷剂有利于样品获得较好的微波加热效率, 在此条件下样品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和损耗正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29~5.79、0.47~0.87、0.062~0.65。可为鲕状赤铁矿的微波还原脱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雷鹰  李雨  陈雯  廖振鸿 《金属矿山》2016,45(12):130-133
鄂西某鲕状赤铁矿石铁品位为43.50%,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铁在赤铁矿中分布率为96.34%。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高岭土和鲕绿泥石。矿石结构主要为针状-纤维棉絮状结构、交代结构、隐晶质结构、鳞片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鲕状构造和浸染状结构。赤铁矿主要呈鲕粒状集合体形式产出,直径0.08~0.8 mm;部分呈不规则粒状、细脉状或与脉石镶嵌状形式产出,粒度0.02~0.2 mm,部分小于0.005 mm;少量呈浸染状形式产出,粒度小于0.005 mm。赤铁矿的粒度极细,+75 μm粒级仅占23.87%,-5 μm粒级含量达39.20%。赤铁矿粒度极细,部分胶磷矿呈鲕环或鲕核分布在赤铁矿鲕粒内部,要通过常规选矿工艺实现磷的脱除,需磨细至5~10 μm以下。因此建议采用选冶联合方式进行选矿。  相似文献   
48.
针对部分相同参数的并联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无功潮流差异大,甚至出现双回线无功潮流反向形成环流的典型问题,分析了影响环流问题的机理。首先由传统对称分量法入手,对传统变换矩阵进行扩展变换,形成了针对多回高压交流线路的扩展序阻抗矩阵,对其分析表明扩展序阻抗矩阵为非对称矩阵,说明同塔并架双回线路中,存在一线对二线的互感与二线对一线的互感不对等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出现线路正序电阻反向耦合的问题,解释了双回线路间无功潮流反向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双回线参数解耦等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双回线无功环流问题的理论形成条件,解释了三邵双回线无功潮流异常问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最后,通过实际系统的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物联网关键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而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具体体现和标志,可以获取农业生产高效率与高收益,因此将农业物联网应用到设施农业中,将突破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依据物联网架构设施农业物联网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部分,分别对应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与信息应用技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最新进展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设施农业物联网在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以及大数据与设施农业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分别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0.
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输电线路杆塔仿真模型,根据输电线路的雷击情况,考虑在雷击塔顶、雷击档距中间以及雷击导线这3种情况下,分析线路杆塔中各处电流分布情况,可为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雷电流波形监测线圈提供理论依据。合理地布置雷电流测量线圈能够监测到击中本级杆塔、档距中间以及相邻几级杆塔的落雷,因而减小了监测装置的安装数量,而且也能更大程度地采集到雷电波形。综合考虑了采集到的雷电流波形的反演问题,最终定位了雷电流测量线圈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