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6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减小初期雨水对河流的水质污染,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采用SWMM排水模型模拟研究区不同重现期下的雨期管网运行情况,通过调节节点高程和调节管径的方式,优化改造管网模拟运行中出现的不足,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雨水溢流情况对河道纳污能力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缓解溢流污染问题的思路。结果表明,COD、NH4-N、TP、TSS的最大溢流浓度均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平均溢流浓度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截流倍数为1,重现期为10、20年时,河道污染很轻;截流倍数调整为3后,初期雨水对河道纳污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河流纳污能力分析与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2.
以单目视觉为基础,构建一种便携、大量程的在线测量曲面重构系统。当辅助靶标上的刚体测量头与曲面待测点垂直接触时,测头上的开关同步控制摄像机来获取靶标标志点的特征图像信息,进而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各标志点的像面坐标,最后再经过坐标转换即可得到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通过对系统进行标定,提高了测量精度;通过摄像机的转站实现了最优视点规划分析,提高测量范围和自动化程度;另外,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3.
张俊民  李航 《高压电器》1998,34(5):38-40
首次对某电网里运行的合成绝缘子进行了抽检,介绍外观检查和电气试验的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UML系统动态行为描述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使用UML清晰地表达一个系统的动态行为巳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套UML的描述方案,并在一个使用软件实现的双机容错系统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5.
李航 《中国电梯》2003,14(7):51-52
蜗轮副曳引机是目前用途最广、产量最多、技术最成熟的电梯曳引机。而装配工艺是获得高质量曳引机的最关键工序,应该予以重视,对待每道安装工艺都要认真制定,细致完成。下面列出50条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56.
水力旋水器可用于分级、脱泥、脱水等行业,是依靠水为介质进行重选的选矿设备,其中小口径旋流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非金属矿选矿行业。本文介绍了φ75、φ50、φ25三种旋流器用于兖矿北海高岭土有限公司高岭土选矿的生产实际,表明小口径旋流器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7.
为解决传统巷道布置条件下复合顶板软弱岩层沿空巷道存在顶板易变形、易失稳、易冒落,无法长久维持巷道围岩稳定性等一系列难题,本文基于错层位外错式巷道布置方式,利用相邻区段间巷道空间化结构关系,提出综放复合顶板错层位外错式相邻区段巷道联合支护技术,理论分析该支护技术的围岩控制作用机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错层位外错式巷道布置条件下相邻区段巷道联合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并与传统巷道布置下常规支护方案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错层位外错式巷道布置+相邻区段间巷道联合支护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围岩控制措施,可加强易离层垮落顶板的支护强度,使围岩应力在联合支护的作用下趋于均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护体系的支撑作用,达到巷道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C/N值城市污水,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了内回流比与DO浓度对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强化出水氮素指标的可控性。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内回流比有利于提高总氮去除率,但过高的内回流比会提升缺氧区DO浓度,不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降低DO浓度有利于总氮的去除,但会对好氧区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氨氮的转化受到影响。基于所采用的5种内回流比与5种DO工况,选出的较为合适的内回流比为275%、DO为1.2~1.5 mg/L,在辅以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出水总氮平均浓度能降至9.20 mg/L,氨氮平均浓度为0.38 mg/L,出水氮素指标显著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投加碳源不会对出水COD产生明显影响,外加碳源对成本的贡献仅为0.11元/m3,且对出水水质指标可实现更加稳健的控制,有效促进了成本与水质的双赢。  相似文献   
59.
李航  刘峰  姚进  王靖元  刘晶洁 《当代化工》2014,(12):2546-2548
应用有限元软件对钢制球罐的上极板进行了两种工况下的分析,考虑到上极板的结构特性和承载特性,结构采用ANSYS 12.1有限元软件中提供的20节点单元(solid 95)进行建模,施加位移约束和载荷边界条件之后,得到了球罐上极板开孔结构的应力及应变云图,并依据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参照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对其进行了强度评定。计算结果表明,该球罐的上极板结构是可靠的,为后续大型球罐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在中子全息照相的记录过程中,参考波与物波近似沿同一方向传播至全息屏,并在重建时形成不可分离的原像和共轭像,在特定波长下,两者可能干涉相消,产生孪生像现象。受制于中子探测效率和单色器能量分辨率,目前中子全息成像中孪生像的消除技术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已成功应用于X射线全息孪生像消除的两种全息记录及重建技术展开模拟,讨论基于研究堆的中子全息成像技术实现孪生像消除的可行性,并从实验效率和重建质量出发,对单色器分辨率、波数记录间隔、波数记录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选取。结果表明,在研究堆中子源相对较低的单色器分辨率和较窄的可选能区条件下,通过记录2~4个不同能点的全息图即可获取较理想的中子全息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