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RPS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Co为主活性组分和碱土金属为助剂的CoM/RPSA(M=Mg、Ca、Sr和Ba)催化剂,考察了含硫和含氧条件下直接催化分解N2O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质谱联用系统、NH3-TPD和N2O-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Co物种主要以Co3O4尖晶石形态存在。NH3-TPD和N2O-TPD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的种类影响催化剂酸性和对反应物N2O的吸附-脱附性能,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酸性及其对反应物N2O的吸附-脱附性能有关。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显示,CoSr/RPSA催化剂的N2O分解活性较好,N2O转化率达到95%时的反应温度为471 ℃。  相似文献   
42.
银杏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银杏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稳定性,其中银杏叶黄酮的抗氧化性主要分析了银杏叶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强氧化剂H_2O_2对于银杏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其中银杏叶黄酮的稳定性主要分析了光照、存储时间、温度、pH、还原物、金属、食品添加剂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证明,银杏叶黄酮在避光存储5 d后无明显变化,光照可破坏其结构。20℃存储12 h银杏黄酮无明显变化,高温会导致其变性。弱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Na_2SO_3可破坏银杏叶黄酮的结构,当银杏叶黄酮遇到Fe~(2+)和Fe~(3+)会极不稳定,苯甲酸钠与蔗糖对银杏叶黄酮稳定性影响不大,而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黄酮有着双重作用。因此,银杏叶黄酮在生产与存储过程中应避免光照、温度过高、过酸过碱、接触Fe~(3+)以及过高浓度的抗坏血酸和柠檬酸。  相似文献   
43.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深入人心。推动精细化工的源头控制污染物的绿色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废水、废气等的催化消除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本解决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报道精细化工及环境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同行  相似文献   
44.
采用共浸渍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法, 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负载W质量分数30%(以WO3计)的磷化钨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XRD、BET、SEM和TG/DTA表征,考察催化剂的C5石油树脂加氢反应性能,并研究助剂Ni和Co对催化剂结构和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能改善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增加WP/γ-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WP/γ-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存在影响,Co或Ni对磷化钨催化剂C5石油树脂加氢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利用醇提法与微波-超声辅助联合提取的方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以微波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与超声功率为单因素,探究最佳试验条件,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最佳试验条件为微波时间2 min,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228 W的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量为24.309 5 mg/g,响应面与实际值相差0.05%。微波-超声联合提取的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模拟液体空气精馏塔不同工况的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克服了机理模型计算复杂、计算时间长的缺点,对实现生产工况的在线监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油量以及加入助剂对大分子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喹啉和萘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催化剂对喹啉的HDN、二苯并噻吩的HDS和萘的HYD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呈波浪式变化,其中对萘的HYD活性变化幅度比较大.进油量在1.2~7.2 ml/h范围内,催化剂的HDS、HDN和HY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加入助剂后,温度为340℃时对喹啉的HDN和二苯并噻吩的HDS的活性影响明显高于370℃条件下催化剂的相应活性.  相似文献   
48.
采用偏钨酸铵 {(NH4 ) 2 W4 O1 3·18H2 O }与磷酸氢二铵 {(NH4 ) 2 HPO4 }溶解、蒸发、焙烧和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 ,制备了无负载磷化钨催化剂。利用物相测定 (XRD)和比表面积测定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 ,采用程序升温氢还原方法对催化剂前体的加氢还原过程进行考察 ,通过失重率计算出催化剂前体的物质组成为WPO5.5·0 .5H2 O。以制备的磷化钨为活性组分 ,Al2 O3为稀释剂 ,着重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对吡啶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在适宜的反应条件 (空速为 4h- 1 、反应温度为 3 40℃、氢油体积比为 10 0 0、反应压力为 3 .0MPa)下 ,对模型化合物为二苯并噻吩(含 3 0 0 0 μg/g硫 )、喹啉 (含 2 0 0 0 μg/g磷 )和环己烷 (溶剂 )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无负载磷化钨催化剂有相当的活性 ,脱氮率为 76.5 % ,脱硫率为 60 .3 4%。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了硝酸铵(AN)的热危险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AN进行扫描测试,获得了AN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规律。运用热动力学分析软件AKTS计算得到AN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了AN热分解的危险性。结果表明:AN起始分解温度为228~250℃,放热量为2 340~2 650 J/g,分解反应活化能为100~175 k J/mol,模拟并计算了AN在绝热条件下反应体系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为24 h的温度T_(D24)=137.2℃。利用风险矩阵法评估了AN的危险等级为Ⅱ级。针对此危险等级,提出了降低AN储存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0.
铜锌掺杂的六铝酸盐分解N2O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和Zn取代六铝酸盐(LaCuxZn1-xAl11O19-δ,x=0、0.2、0.4、0.5、0.6、0.8、1.0)催化剂,通过XRD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催化剂对N2O的分解活性。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在1 200 ℃焙烧4 h,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晶型,Cu和Zn能够取代Al3+进入六铝酸盐晶体结构。LaCuxZn1-xAl11O19-δ催化剂对N2O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LaCu0.8Zn0.2Al11O19-δ活性较好。在LaCuxZn1-xAl11O19-δ六铝酸盐中,Cu为N2O催化分解的主要活性元素,Zn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但由于六铝酸盐的特殊结构,Zn在催化剂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