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31.
将环氧有机硅固化剂9301以及异氰酸固化剂2102加入到增黏丙烯酸酯乳液中,成功制备出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压敏胶的固化行为,探讨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及耐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与复合物发生了交联反应,9301和2102固化体系的适宜固化条件分别为150℃/5min和110℃/3min。随着固化剂用量增加,压敏胶的凝胶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剥离时由内聚破坏转变为界面破坏,初黏力与剥离强度降低,耐高温性能得到改善。当9301与2102用量为2wt%时,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分别为11.6N/25mm与10.2N/25mm,可耐180℃高温。  相似文献   
32.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MPEGMA改性墨粉用苯丙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MPEGMA的用量对乳胶粒粒径、Zeta电位、乳液稳定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MPEGMA参与了共聚反应,所制备苯丙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在30mV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MPEGMA用量的增加,乳胶粒粒径增大,聚合物的Tg降低,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分布变宽。当MPEGMA的用量为4.0%(wt)时,制备了适合墨粉用的苯丙树脂,此时聚合物的Tg、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分别为72.1℃、51000g/mol和2.97。  相似文献   
3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LLDPEt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OMMT的用量对LL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MMT的用量为30%(重量百分比)8寸,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从180%提高到23.8%,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从LLDPE的771.9kW/m2下降到5113kW/m2,下降幅度高达33.8%,表现出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材料也呈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4.
MVQ-g-TFEMA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力化学接枝法制备硅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MVQ-g-TFE-MA),作为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增容剂。研究增容剂用量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耐油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DMA研究共混胶中氟橡胶和硅橡胶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添加的MVQ-g-TFEMA的质量分数为4.6%时,共混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随着增容剂的质量分数从0增至11.5%,共混胶的耐油性能提高,脆性温度从-36.8℃下降至-48.3℃。DMA分析表明,增容剂MVQ-g-TFEMA改善了共混胶中氟橡胶和硅橡胶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5.
气相白炭黑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白炭黑补强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研究了气相白炭黑的用量和比表面积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观察了共混硫化胶的拉伸断面形貌。研究表明,随着气相白炭黑的用量从0份增加到50份,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从120m^2·g^-1增大到380m^2·g^-1,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提高,而耐热老化性能下降;当气相白炭黑用量为40份,且比表面积为220m^2·g^-1时,共混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SEM照片表明,随着气相白炭黑用量增大,其在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中的分散均匀性下降;当气相白炭黑比表面积为220m^2·g^-1时,气相白炭黑的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36.
以从动件与凸轮轮廓必须保持直接接触的约束条件建立位置方程,再通过位置方程对凸轮转角的求导,导出了轮廓极径的一、二阶导数与从动件类速度和类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利用上述方程,根据已知的凸轮轮廓,确定出从动件运动量的变化规律,并按照取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导出了凸轮的轮廓方程和曲率半径等参量。  相似文献   
37.
以氟金云母为成瓷填料,碳酸锂为助熔剂,制备可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碳酸锂用量对氟金云母/硅橡胶复合材料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酸锂用量为3份时,氟金云母/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经1 000℃处理1 h后,其陶瓷体的三点弯曲强度达3.57 MPa。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 000℃时碳酸锂产生液相,将氟金云母和白炭黑粘结起来,并与氟金云母发生共晶反应,生成LiAl(SiO3)2晶体,提高了氟金云母/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瓷化性能。  相似文献   
38.
该文归纳了近年来自修复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外援型和本征型自修复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功能化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及其应用,最后指出了自修复超疏水材料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普通超疏水材料相比,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具有优良的表面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其使用寿命得到明显延长。此外,将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功能化,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必将在电子电器、医疗卫生、人工智能、海水淡化等众多领域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9.
分别采用POE和POE-g-(GMA-co-St)对PBT进行增韧,制备了PBT/POE和PBT/POE-g-(GMA-co-St)体系。研究了POE和POE-g-(GMA-co-St)对改性PBT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TEM对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POE相比,POE-g-(GMA-co-St)对PBT的增韧效果明显。当POE-g-(GMA-co-St)用量为15份时,改性PBT的缺口冲击强度为29.21kJ/m2,分别是纯PBT和PBT/POE体系的约4倍和3倍,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幅度较小。POE-g-(GMA-co-St)在PBT基体中分散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煤泥分选工艺中旋流器分离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底充气式旋流器,依靠气体的冲散以及携带能力,强化底流口附近高浓度颗粒群的松散效果,促使夹杂在其中的细颗粒重新返回内旋流,强化分离过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充气式旋流器的内部流场及分离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向充气有助于降低底流夹细量,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