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连铸恒温出坯是实现连铸直轧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圆坯恒温出坯的目的,依据感应加热原理提出在连铸坯切割段变功率感应加热恒温出坯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恒温出坯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通有交流电的感应线圈在铸坯内部产生磁场和感应电流,上述物理场主要集中在铸坯表面。此外,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连铸坯起到均温作用,均温效果随着电流频率或铸坯移速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研究表明,变功率感应加热实现圆坯连铸恒温出坯的方案是可行的。为了优化感应加热功率,建立了感应线圈加热功率计算模型。根据感应线圈加热功率计算模型,实现恒温出坯的加热功率与连铸坯几何尺寸、物性参数、初始温度、运动速度和线圈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2.
管道输送是经济高效的CO2运输方式,海洋CO2运输是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规模化开展离岸CCUS工程建设所需的核心技术。本文明晰了我国实施离岸CCUS的优势、典型海洋碳运输情境和海洋CO2运输方式,剖析了国内外海洋CO2管道输送的技术与工程概况;从CO2流体相态及流动安全,沿程腐蚀风险评估、监测及预警,CO2泄漏实时监测技术,高压CO2泄放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2管道输送工艺技术现状;从CO2管道材料断裂行为及止裂措施、高耐蚀及密封材料、碳钢管道长寿命运行的关键腐蚀控制技术、注采井筒的腐蚀风险评估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2管道材料技术现状。研究认为,加快发展适应海洋CO2管道输送复杂工况的材料体系、全流程CO2管道的智慧管理与数字孪生技术、海底CO2管道全生命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63.
采用气泡轨迹模型作为基本物理模型和边界元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主流流场,分别以一离心叶轮和螺旋轴流式叶轮为例,研究了气泡在流体机械转轮中的运动情况,通过2种叶轮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螺旋轴流式多相泵在多相输送方面的优越性,得到转轮内气泡运动轨迹及其他一些很有价值的流动信息。  相似文献   
164.
天然气凝析液管道射流清管器清管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万州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单元的蒸汽与凝结水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蒸汽引射器重新选型以实现蒸汽梯级利用,以及采用凝结水罐排空蒸汽回收、凝结水循环利用、凝结水分压回收、蒸汽疏水阀优化选型以实现凝结水密闭式回收等优化措施作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实施各项优化措施后,每处理1×10^4 m^3原料天然气(H2S质量分数为1%),综合能耗由1 303.38MJ降为最低约1 188.23MJ,与每处理1×10^4 m^3原料天然气(H2S质量分数为1%)综合能耗为2 010MJ的设计值相比,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5.
为了对射流清管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通过对清管器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射流清管器运动模型,探讨射流清管技术的关键参数,并针对射流清管技术的工程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射流清管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压降系数、旁通率、清管器与管壁的摩擦力。压降系数反映射流孔结构对压降的贡献,主要是结构参数的函数。直通结构、折流板结构和内部阀门结构的压降系数可由各组合部分线性累加计算。旁通率的优选是射流清管技术的核心,旁通率对清管器速度的影响并非理想的线性关系,增加旁通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清管器运动的黏滑效应。当前的研究均未考虑液体润滑对摩擦力的影响且未能耦合摩擦力的沿程变化特点。本文最后对射流清管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摩擦力沿程变化、内部阀门压降系数的研究是优化射流清管模型的重要方向,旁通率、清管器速度以及积液运移三者的耦合关系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6.
湿热处理对橡实淀粉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经湿热处理和原橡实淀粉的粘度、透光率、凝沉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湿热处理的温度对淀粉粘度有极显著影响。不同的橡实淀粉粘度的影响差异明显;湿热处理会降低橡实淀粉的粘度,温度越高,粘度降低的幅度越大;湿热处理对淀粉的透光有一定的影响,在低温段的湿热处理对其透光率影响较少,在高温段影响较大,而且其透光率随处理的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湿热处理的温度对淀粉的凝沉稳定性有极显著影响,湿热处理的温度越高,淀粉的凝沉稳定性就越差。  相似文献   
167.
旋转填充床(RPB)反应器凭借填料对液体的切割破碎作用,可以显著强化多相流之间的质量传递,大幅度减少反应时间。但是旋转填充床内部结构和流体力学规律极为复杂,即便使用高速摄像机也很难准确描述填料内的流动和传质规律。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凭借其能够有效模拟多相流动过程中的流动和传质规律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已被许多研究人员用来模拟RPB反应器中的流动和反应特性。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学者利用CFD技术模拟旋转填充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总结了多相流模型的选取、边界条件的确定以及旋转填充床的简化方法等CFD计算中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68.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作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的有效路径之一,其潜力评估至关重要。目前CCS技术主要包括枯竭油气藏封存技术、CO2强化石油(天然气)开采封存技术、CO2驱替煤层气封存技术以及咸水层CO2封存技术。枯竭的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圈闭构造,地质条件十分适合CO2封存。南海北部油气勘探开发历经半个世纪,已建成荔湾气区、东方气区、乐东气区、崖城气区和陵水中央峡谷带气区等五大气区,“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稳步推进。同时,部分气田的开发生产进入了末期(枯竭期),且该类气田CO2含量较高,在对该类气田地质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依据已知的天然气产出量,对其CO2的有效封存量进行了计算。根据初步的定量计算结果,优选的崖城13-1气田和东方1-1气田的CO2有效封存量分别为1.2×108 t和2.3×108 t,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