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6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动脉瘤直径 > 10 mm 1例,5 ~ 10 mm 4例,3 ~ 5 mm 1例,均采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术中共用支架11枚,其中Neuroform支架9枚,Enterprise支架2枚。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其中4例 “Y”型支架技术构建顺利,2例出现支架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规熟练地操作,合适支架的选用,可以使“Y”型支架技术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经足背-足底(transdorsal to plantar,TDP)或经足底-足背(transplantar to dorsal,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8例踝下闭塞性病变患者共8条患肢,行传统腔内成形技术失败后接受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足背或者足底动脉搏动评分和踝-臂指数(ABI)术前术后均行比较。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缓解,伤口愈合,肢体挽救及靶血管的再狭窄。结果 经TDP或者TPD逆行腔内成形技术在8例患者中的5例(62.5%)获得成功。足部疼痛明显改善,动脉搏动评分和ABI指数从术前的0.60 ± 0.55和0.32 ± 0.20分别上升至术后的2.40 ± 0.55和0.75 ± 0.12(P < 0.01)。12个月随访结束时,视觉疼痛评分从术前的7.40 ± 1.14改善至 2.20 ± 1.48(P = 0.002)。2例难愈性溃疡患者术后1例完全愈合,1例明显缩小。所有手术成功患者均未接受截肢。随访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1条靶血管再狭窄。结论 经TDP和TPD动脉环逆行腔内成形技术治疗常规腔内成形术失败的糖尿病足部缺血患者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评价应用暂时性可回收贲门覆膜支架(TRC CS)治疗犬贲门失迟缓症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理想的回收时间。方法 84条贲门失弛缓症模型犬随机分为7组(每组12条):对照组(CG;无支架置入)、标准支架置入组(NSCG;标准食管支架)和5组治疗组(TGs)置入(TRC CS)。NSCG支架置入后4 d取出,5组TGs支架分别在4 d(4 d TG)、2周(2 w TG)、1个月(1 m TG)、3个月(3 m TG)和6 个月(6 m TG)取出。支架置入前、支架取出后和1周,1、3和6个月随访时分别行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测试和时间 钡餐检查进行疗效评价。NSCG和4 d TG组在每个随访点各处死3条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结果 支架置入和取出以及随访过程中所有犬均能很好耐受。在6个月随访结束时,2 w TG和1 m TG组表现出较低的支架移位率(n = 2),而NSCG和3 m TG组各有4只犬支架移位,6 m TG组有6只犬支架移位。与建模后相比,2 w TG和1m TG组的LESP(P < 0.05)和钡餐高度(P = 0.014 4和0.040 9)都有明显的改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抗α 平滑肌动蛋白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提示NSCG和4 d TG组在各不同随访点的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TRC CS置入可以有效治疗犬贲门失迟缓症模型。LESP和时间 钡餐检查提示理想的支架回收时间在2周 ~ 1个月。  相似文献   
94.
以苯丙酮酸为底物,以植物乳杆菌静息细胞为催化剂,对苯乳酸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 试验首先确定了不同因素对苯 乳酸产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合成条件。 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时间为18 h时催化活性最高,且在温度为35 ℃,pH 为6.5,静息细胞、苯丙酮酸和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80 g/L、3.0 g/L和4.0 g/L的催化条件下,经过4 h转化,苯乳酸产量达到最高,为 1.68 g/L。 在最优条件下,静息细胞重复利用4次,苯乳酸产量没有显著降低,表现出了植物乳杆菌转化苯丙酮酸合成苯乳酸的良好稳 定性。  相似文献   
95.
【摘要】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CoAA)破裂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 方法从前瞻性建立的脑动脉瘤数据库中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经CTA、MRA和(或)DSA确诊的ACoAA患者。根据动脉瘤状态,入选患者分成ACoAA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收集动脉瘤破裂可能的临床和放射解剖学危险因素,并作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51例ACoAA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31例为ACoAA破裂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破裂组(P<0.01),<60岁患者和伴有高血压患者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大于未破裂组(P<0.01),最大直径≥3 mm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缺如、发育不良)比例远高于未破裂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和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是ACoAA破裂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未破裂ACoAA是否积极干预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2001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0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血管内治疗51例58枚椎动脉夹层动脉瘤。51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32例,脑缺血19例。回顾性评估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脑血管造影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成功治疗所有58枚夹层动脉瘤,其中永久闭塞动脉瘤和(或)椎动脉9枚,单纯性弹簧圈栓塞5枚,单纯性支架治疗6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5枚,覆膜支架治疗3枚。术后即刻完全栓塞38枚,部分栓塞20枚。术后12个月复查47例53枚动脉瘤,46枚完全栓塞,部分栓塞中12枚达到完全栓塞,4枚保持稳定。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达100%,术后无再出血病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首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7.
建筑工程管理正在逐步的发展,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中包括的内容也很繁琐,在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8.
利用蒸氨技术,将高浓度的氨水进行提浓,制取质量分数为99.0%的液氨.对蒸氨装置的流程、工艺参数、运行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9.
钻杆输送无电缆存储式测井是解决大斜度井、水平井、欠平衡井等高难度测井的重要技术手段.井下仪器电池的合理使用、电池状态的监控是保证测井仪器可靠工作的关键.文中给出了钻杆输送存储式测井仪电池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关键部分设计、压力采集温漂校正方法,总结了该系统在设计及实际工程应用中体现的一些优点.该系统在胜利油田及外部油区的应用表明,电池控制系统能够确保仪器取全取准测井资料,解决了测井工程的一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0.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箱包,鞋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皮革进出口贸易中心。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皮革、制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374个,工业总产值679.2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19.65%,出口创汇114.87亿美元,占全国同行业35.12%。据全社会量估算,共有企业二万多家,从业人数约二百万人,年生产各类鞋40亿双,占全国近50%皮具箱包7亿个,占全国60%以上,均居全国同行首位。中国皮革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确定:在今后15年,皮革行业的发展目标是使中国由皮革生产大国进入世界皮革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