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2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李忠华 《石化技术》2022,(3):163-16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促进我国的油田钻井平台的发展.由于我国钻井平台的增多,对钻井泥浆的使用也变的更加的频繁,但是如果时候企业在钻井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对钻井泥浆进行有效处理就会破坏环境,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油田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钻井泥浆处理工作,通过优化石油钻井泥浆环保...  相似文献   
292.
 煤矿深井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强度不断增加,且互为诱因、相互转化、致灾机制更加复杂,使得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更加困难。准确预测动力灾害的类型与等级,是防治动力灾害的必要前提。动力灾害孕育过程中,煤岩变形破裂与瓦斯运移产生大量煤岩电荷,研究不同类型动力灾害孕育过程中电荷辐射信息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是利用煤岩电荷辐射法进行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准确预测前提。应用煤岩电荷监测系统,测试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巷道煤岩体的电荷辐射信号,并对动力灾害孕育过程中电荷辐射的变化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正常工作时期,电荷信号平稳且较小,动力灾害发生前,电荷信号有明显的异常前兆,且对于不同形式的动力灾害,电荷信号特征有显著的区别。煤与瓦斯突出孕育过程中,电荷最大值增大且有较大幅度的波动,电荷最小值基本为0;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中,电荷最大值与最小值基本一致,在一个较高水平平稳变化,无明显波动现象;复合型动力灾害孕育过程中,电荷辐射最大值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呈较大幅度波动变化,电荷辐射最小值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比较平稳的变化,呈现突出和冲击信号的共同特征。因此,煤岩电荷辐射技术不但可用于预测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并可判断灾害类型,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改变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3.
矿用电铲是露天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重要采掘装备,铲斗上各部件脱落在电铲工作过程中时有发生,且不易被及时发现。这些部件如果随着矿石进入下游破碎环节,很容易引起破碎机损坏,造成生产线停机维修,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铲斗部件脱落的监视主要还是依靠电铲司机目视判断,这种方式效率低、准确性差、分散司机的精力。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研究了一种电铲铲斗健康监测方法,以快速准确地完成铲斗部件脱落监测,并设计了相应的监测系统。在SSD预处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和训练,在电铲铲斗大臂上安装工业相机,采集图像并输入驾驶室一体机,一体机调用训练模型,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监测铲斗部件是否脱落。在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对监测方法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准确性验证,准确率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监测电铲铲斗部件脱落,解决了传统方法只能靠人眼识别的问题,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非必要停工,保证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294.
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在加工中空薄壁结构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通过刚度理论计算并设计中空等刚度薄壁结构,依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弯曲载荷下,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弯矩最大的中线处附近,在相同力加载下,所设计的三种空心矩形截面薄壁结构零件的位移几乎相同,对于单薄壁结构零件,由于弹性模量低于实体块零件的弹性模量,导致其中心所产生的位移小于空心矩形截面薄壁结构零件。对薄壁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弯曲过程进行仿真,获得的等效应力应变等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研究结论可以为SLM加工薄壁结构时进行截面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95.
机加工与选区激光熔化(SLM)复合成形可实现零件高效率、低成本、异种材料成形。研究在高强度机加工钢基板上SLM成形高热导率铜合金,将SLM技术与传统机加工技术相结合,复合成形复杂双金属结构。利用SLM技术在机加工316L基体材料上成形CuSn10合金,阐明了复合工艺下成形的钢铜异质结构其界面处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检测对界面处的微观组织及元素分布进行观察分析;通过拉伸试验以及显微硬度的测量对复合成形钢铜异质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和铜相互扩散渗透,在界面处熔合区形成钢和铜相互包围的冶金结合区域,在靠近316L基体侧结合区发现显微裂纹,并且向316L基体延伸;结合区域抗拉强度达到361.65±5.45 MPa,延伸率为3.9%±0.1%,界面处显微硬度由316L基体区域的244.9 HV逐渐降低到CuSn10区域的155.1 HV。实验结果表明,机加工与SLM技术相结合复合成形钢铜异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96.
阐述采用教育软件进行虚拟实践,嵌入校园学生焦虑情绪的检测功能,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描绘精准的“数据画像”,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自动化应用,构建学生情绪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97.
随着人类社会对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年来我国能源、国防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提高绝缘介质以及新型电工材料的介电性能和绝缘可靠性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准确评估绝缘的介电性能和老化状态是保障绝缘结构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同时对新型电工材料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综述了时域介电谱中的电流时域谱和电位时域谱在绝缘介质介电特性表征和绝缘状态诊断中的应用,详细阐述极化去极化电流谱、等温松弛电流谱、热刺激电流谱和交流时域谱以及表面电位衰减谱和回复电压谱的基本测量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出当前时域介电谱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多种测试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实现对电介质介电特性全面表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8.
299.
分别以Y(NO3)3·6H2O、CaCO3为钇源和钙源,以CO(NH2)2为燃料,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复合Y2O3包覆CaO粉体,合成粉体经煅烧、压制、干燥、烧结后制备出复合CaO-Y2O3材料,考察了钙钇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粉体具有良好的包覆性。钙钇摩尔比为2∶1时材料物理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达到96.56%,显气孔率为1.32%,常温耐压强度为270.0 MPa,热震循环5次后试样残余强度保持率为88.39%,大气环境下21 d后的水化增重率为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