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生产低碳铝镇静钢过程中,为了控制夹杂物形态,一般要对其进行钙处理。如何使钙处理过程中生成液态的钙铝酸盐夹杂是生产控制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一定条件下[Ca]-[Al]、[S]-[Al]关系图,以某低碳铝镇静钢为例,当w([Al])为0.03%时,控制w([Ca])为(9~15.8)×10-6,可以生成成分接近(CaO)12(Al2O3)7的液相夹杂。钢中w([S])为30×10-6,w([Al])为0.03%~0.04%,温度降低到1 723 K以下时,在(CaO)12(Al2O3)7上会析出CaS。  相似文献   
42.
以开发与研究高品质低碳贝氏体非调质汽车用钢为目标,设计了适应要求的低成本的合金成分;采用锻造和空冷工艺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基本接近开发目标;利用SEM和EDS对钢中夹杂物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开发钢完全满足汽车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在150 kg和50 kg氧化镁坩埚真空感应炉上进行X120管线钢(%:0.03~0.04C、1.98~2.05Mn、≤0.9(Cr+Mo+Nb+V+Ti)的脱氧和脱硫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碳氧反应用碳脱氧和控制冶炼温度避免炉衬分解,可使钢中氧含量≤20×10-6;在碳脱氧条件下,采用CaO-BaO-CaF2系精炼渣,可使钢中硫含量≤0.002%。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钢中存在来源于坩埚的≤5μmMgo夹杂。  相似文献   
44.
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如采用实时取样方法对其取样,则要求取样系统具有极高的采集速率和分辨率,目前在硬件实现上存在困难.考虑到探地雷达系统所固有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等效取样方法实现雷达回波信号的取样,讨论了取样变换电路的选型和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AD9500的实际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克服了速度方面的困难,实现了雷达回波信号的取样,提高了信噪比,增加了系统的带宽,满足了雷达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试验,分析低碳Nb-V-Ti-N系微合金非调质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热力学形成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控制钢中元素的含量,来影响夹杂物的类型,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钢的纯净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由于IF钢生产过程中对开浇阶段铸坯质量判定不明确,因此在利用时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增加生产成本。通过对头坯不同位置进行取样,研究IF钢开浇阶段铸坯沿拉坯方向的洁净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IF钢开浇阶段铸坯中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结晶器卷渣和中间包中来不及上浮的脱氧或二次氧化产物;从距离头坯头部2.5m位置开始,由结晶器卷渣所引入的大型夹杂物含量接近正常坯水平;距离头坯头部7.5m位置处开始N含量与正常坯含量基本持平,簇状Al_2O_3夹杂物数量及尺寸接近正常坯水平;距离头坯头部8.5m位置处开始全氧质量分数保持在20×10~(-6)左右。  相似文献   
47.
李太全  肖柏勋 《计算机应用》2012,32(10):2742-2744
针对并行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对角占优(PDD)算法,在系数矩阵为弱对角占优时,近似处理引入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PDD算法的迭代方案。该方案在解的修正值计算中采用迭代方法,计算精度得到了提高;通过对算法的误差分析,导出了算法在给定误差下迭代次数的估算式;数值实验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迭代与非迭代的PDD算法的复杂性分析,迭代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增加很小,但通信复杂性随迭代次数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48.
从理论上计算了高级别管线钢精炼过程酸溶铝的控制与溶解氧、钢中硫及精炼渣的关系.w(AlS)=0.004 5 %~0.007 3 %时,w([O])可控制到(3~5)×10-6,精炼渣的硫容量C'S分别大于0.02、0.04和0.07时,w([S])可控制在20×10-6、8×10-6和5×10-6以内.通过对某钢厂LF-VD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分析表明,钢中w(AlS)=0.035 %时, w([O])=1.76×10-6,LF初期、LF末期、VD末期炉渣C'S分别为0.01、0.022、0.023,w([S])从LF初期的80×10-6,降低到LF末期的(20~30)×10-6,并稳定在VD末期的20×10-6以下,与理论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49.
对高级别管线钢超低磷生产工艺进行热力学计算,研究了转炉脱磷并控制增硫和LF脱硫并控制回磷的条件。当100 t转炉终点氧为0.055%时,在炉渣碱度大于4.5、(FeO)≤20%,渣中的硫、磷分别≤0.036 5%、1.18%情况下可控制转炉终点钢中硫磷≤0.004%。得到0.004%和0.006%钢中磷的精炼工艺条件为:精炼渣碱度5.5~6、(Al2O3)分别小于18.8%和21.0%、(FeO)分别大于1.72%和1.28%、(P2O5) ≤0.012%。  相似文献   
50.
100 t BOF-LF-RH-CC流程冶炼X70管线钢[%:0.04C、1.53Mn、0.106(Nb+V+Ti)],并在LF精炼时采用喂Φ13 mm 60Si-28Ca线处理。经计算和生产试验得出,喂线速度由100 m/min提高至200 m/min时,平均钙收得率由4.05%提高至14.93%,以200 m/min喂入Si-Ca线420~500 m时满足硫化物变性要求,铸坯中69%夹杂为2~10μm球形或类球形夹杂,且处在CaO-Al2O3-MgO系相图低熔点区,变性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