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81.
近日,全球知名的商用打印解决方案专业厂商0KI公司两款黑白页式打印机B4400/4600正式推出,标志着0KI拉开了进军黑白激光打印机市场的帷幕.  相似文献   
82.
信息技术为我们制造并验证着一个个梦想。当一度倍受追捧的"无纸化办公"概念逐渐泯失众人的时候,如何尽可能的节省纸张成为了信息技术一个更切实可行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双面打印的需求,而"自动双面打印"更成了众多用户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3.
近日,全球知名的商用打印解决方案专业厂商OKI公司(OKI Printing Solutions)在北京推出经典力作窄行平推票据打印机ML5100F,这是OKI公司继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开创票据机并创立了平推机打印语言的标准以来,在80列窄行平推机市场首次发力,为中国票据打印机市  相似文献   
84.
朱珊珊  林欢  张满  董华 《功能材料》2022,53(4):4199-4204+4210
为探究聚酰亚胺纤维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及成因,利用瞬态电热技术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实验研究表明,当温度处于10~290 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聚酰亚胺纤维的热扩散系数逐渐升高,热导率逐渐降低。从晶格振动(声子)导热为主入手,通过研究温度与晶格振动、声子浓度、声子平均自由程等实验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排除宏观方面例如气孔等材料瑕疵造成的影响后,得出结晶率是影响聚酰亚胺纤维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晶格振动是影响聚酰亚胺纤维在德拜温度附近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结晶率、改善工艺条件等方法,制备满足不同生活、生产、科研需要的聚酰亚胺纤维。  相似文献   
85.
涤纶低弹长丝质地轻、膨松性好,制成织物和服装后,外观上毛型感强,具有良好的手感、悬垂性、防皱性和洗可穿性能。因此,该类产品自七十年代起盛行于国际市场,八十年代初,我国主要靠进口,成为市场的热销货,很受欢迎。 此类织物,虽不需纺纱,但仍需经过织布。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由于机械张力和化学浆料的作用,使纱线的体积暂时地收缩,而使纱线的张力和表面紧密性增强,从而使织物的丰满度、手感、弹力等性能暂时变差,需要通过合理的染整加工,使其恢复合乎要  相似文献   
86.
二、染 色 1.染色后涤纶低弹织物特性的变化 涤纶低弹仿毛机织物的染色,一方面由于丝束具有卷曲特性,另一方面从仿毛感考虑,一般不能用平福连续轧染工艺。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长时间浸渍在高温染液中,并且受到不停搅动,经纬向交叉点获得松动,使丝束进一步获提收缩和膨松。织物经溢流或喷射高温高压染色后,无论是缩率、厚度、膨松度,还是弹力等,在各个工序中都达到最高峰。图7曲线(1)是150旦/2×150旦/267 × 58华达呢,曲线(2)是 150旦 × 150旦106 × 56提花呢,尽管织物组织规格不同,但在各个工序中的收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两种织物在染色中的缩率均达到顶点。  相似文献   
87.
以现代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流体包裹体技术及油气成藏储层示踪技术,对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区中深层高温高压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充注期次、碳同位素序列局部倒转的成因及纵横向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超压带内天然气皆为热成因煤型气,其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局部倒转是多期次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所致;高温超压带内存在4期流体充注,前2期为成熟—高成熟烷烃气,后2期为高—过成熟烷烃气和无机成因CO2,且高—过成熟天然气充注期早于无机成因CO2;底辟活动影响强度差异及天然气运移通道类型和发育方式不同,是形成不同地区高温高压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底辟多期活动和超压带周期性愈合导致D1-1底辟核部区及其周缘D13-1区高温高压带内、外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8.
采用重力反应沉淀法合成了Er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NaYF4∶Er3+为立方相和六方相混合的晶体,经过煅烧后,颗粒具有很好的结晶性,含有少量的杂相。分别用650nm的红光和808nm的近红外光激发,测试样品的上转换发光,观察到了紫色、蓝色、绿色上转换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