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工业技术   16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52.
张良 《中国消防》2012,(19):54-54
今年8月,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安监总局联合制定并对外发布了《消防安全常识20条》,要求全社会广为宣传、学习,以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卸冀少火灾事敬发生。笔者据此创作了《消防常识“三字经”》,力求简洁明快,意韵和诺,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希望对普】更消防安全常识肓所裨益。  相似文献   
53.
碳材料能够满足制备太阳能电池对于电极上的要求,在催化性能与导电性能上较好,主要研究了把碳材料运用到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过程,包括电极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参数,具有良好的电极导电性能,与其他的制备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4.
《无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范畴,它相对的即是《有机化学》,其研究对象是有机化合物,在教学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开始对《无机化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想要提高《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提高无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国际上低损耗单模光纤的研究进展,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损耗单模光纤实现的技术途径。通过对石英玻璃物理特性的研究,探索出石英玻璃光纤的退火工艺,以降低光纤的内应力从而降低光纤的衰减。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制造的光纤在1 310、1 550和1 625nm波长的衰减典型值分别为0.320、0.182和0.195dB/km。该光纤的技术指标优于ITU-T国际标准和GB/T规定的光纤指标值。  相似文献   
56.
针对不同罐径、油层上不同空余罐壁高度进行了油罐火灾实验,发现油罐空余罐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削弱了油品蒸气与周围空气的热质交换,油罐空余罐壁越高,热释放速率值越低。研究空余罐壁无量纲高度对油罐火灾热释放速率的影响,对热释放速率均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展阶段的释放速率均值与公式计算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7.
采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AB3型储氢合金LaMg_2Ni_(2.7)Co_(2.1)Mn_(2.7)Cu_(1.5),水热法制备TiO_2光催化剂粉体,表面滴涂法制备Ti O2/LaMg_2Ni_(2.7)Co_(2.1)Mn_(2.7)Cu_(1.5)光催化剂复合电极,并用XRD对合金和光催化剂结构进行分析,在电池测试仪上对复合电极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无光照条件下复合电极的活化性能和最大放电容量较原合金电极性能有所下降,合金充放电的循环稳定性能有所提高。光照条件下,表面滴涂20%TiO_2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比无光照时大幅提高,且最大放电容量比未涂覆的原合金电极提高25 m Ah·g~(-1)。说明TiO_2光催化剂通过表面滴涂方式对储氢合金修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59.
对高炉余热驱动鼓风除湿的再生部分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某地全年不同气候条件,对采用Li Cl溶液脱湿鼓风进行了理论分析和1:200的模化试验研究,来验证利用余热驱动液体除湿中再生部分的规律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再生效果与溶液液气比、温度、浓度有关。液体除湿再生时存在最佳液气比,液气质量比在1.25时效率可达60.65%;再生过程中,溶液温度越高,再生效果越好;浓度越低,再生效果越好。溶液喷淋温度由62.2℃升至80.1℃,质交换效率由59.32%升高至71.35%,但从75.7℃升高至80.1℃,质交换效率仅增加0.95%。全年运行时,浓度保持40%不变,除湿采用冷却塔冷却,再生采用70℃溶液喷淋,改变进口势差对该地全年进行模拟。运行时系统中除湿量等于再生量,再生过程可调性强,对热源温度波动不敏感,操作方便,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60.
设计了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新型精馏器。为减小系统尺寸提高制冷效果,改良了精馏塔的结构,采用填料式及板式复合方式。从节约能源角度简要分析了采用改良后氨水吸收式制冷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