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压力容器是一种易发事故的设备,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容器制造质量。从材料选用、材料采购、材料检验验收、材料管理等方面对材料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2.
高压断路器反事故措施工作存在工作繁琐、数据量大和信息实时性差等缺陷,三级反事故措施系统对保障断路器的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支持,联系实际巡视和检修工作流程,采用基于浏览器的B/S结构,利用网络技术和工作流模式,建立了高效便捷的三级审核机制。该系统克服了传统三级审核的缺陷,将在线监测、反措、管理和检修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大大提高了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和反措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分离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量为参考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薯蓣皂苷,正交试验法优选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酸解条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影响提取含量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超声时间>硫酸量;选择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90℃,超声2.5 h,5%硫酸10 mL.结论 此法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于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4.
高拉速连铸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是未来连铸的发展方向。以常规板坯结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结晶器内的卷渣现象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连铸坯拉速较低的情况下,结晶器流场较为稳定,钢液冲击速度较小,上返流速度较小,界面波动幅度不大。在高拉速的情况下,钢液冲击速度增加,渣金界面速度及卷渣数量明显提高。通过界面最大速度分析,建立了一个临界卷渣速度的计算准则,发现不同拉速情况下的临界卷渣速度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卷渣机理的不同。本模型对控制常规板坯高拉速连铸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氧化锌避雷器在智能电网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实现可靠、快速、高效的氧化锌避雷器故障诊断,设计了以氧化锌避雷器全电流和阻性泄漏电流等为输入、故障大小为输出的氧化锌避雷器故障诊断系统,计算机仿真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56.
计算密集型体系集成DDR SDRAM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计算密集型体系解决存储器访问瓶颈的研究趋势。针对计算密集型体系的高数据访存需求,提出并在FPGA上实现了一种集成的DDRSDRAM控制器,其关键部分为固化初始化系列和专有的定制系统总线。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控制器解决了计算密集型体系的数据访问瓶颈。  相似文献   
57.
随着DDR SDRAM的广泛应用,为满足不同平台下的访存需求,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DDRSDRAM控制器,通过分级流水结构提高了系统性能,并通过参数的在线配置满足不同内存颗粒的参数需求,保证了控制器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8.
分析得出,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和表面裂口缺陷产生于铸坯加热之前,且与结晶器弯月面保护渣有关。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15CrMoG钢凝固相变过程,结合亚包晶钢连铸凝固特点综合分析15CrMoG钢棒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15CrMoG钢在固相线温度附近发生包晶反应L+δ→γ和包晶转变δ→γ,不仅导致初生坯壳生长不均匀,而且加剧P、S元素在凝固前沿的偏析。而初生坯壳不均匀是导致棒材表面缺陷根本原因。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产生于结晶器内坯壳薄弱处,经过二冷和轧制工序在夹杂物和硫偏聚处扩展长大。棒材表面裂口缺陷是初生坯壳不均匀导致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大,造成铸坯夹渣所致。通过控制[C]0.16%~0.17%、[S]≤0.005%、保护渣碱度1.2、熔点≥1200℃、粘度≥1.0Pa·s,260 mm×30mm铸坯水量150 m3/h,拉速0.5 m/min等措施,裂纹合格探伤合格率由原45%提高至98%。  相似文献   
59.
张佩 《江苏电器》2021,(1):71-7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和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线路智能感知技术日益重要,智能感知终端的供电来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线路智能感知终端大多采用风光互补、导线感应取能、蓄电池储能等方式供电,这些方式存在供电稳定性差,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会受到气象条件、日照条件以及污秽等的影响.风光互补受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