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针对大型薄壁压铸件的客户需求,采用模拟软件进行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模拟和铸造过程的模拟,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分设计、模具设计以及工艺设计进行了有效的指导。结果表明,试制铸件平均抗拉强度达到293.41MPa,平均屈服强度达到200.21MPa,平均延伸率达到5.37%,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且产品的内部质量符合ASTM E505 A3级要求,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宋文军 《供用电》1998,15(4):44-45,48
电厂的电能计量点更改后,厂用电率明显增高,提出了二次计量回路误差的测试问题。对电厂新计量点的状况和测试数据作了详细的总结说明,对二次计量回路存在的问题怍了具体分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有别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的思想,而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技术的发展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本文从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0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新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作者对于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普洱茶改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普洱茶低(0.45 g/kg·bw)、中(0.90 g/kg·bw)和高(1.35 g/kg·bw)剂量组。灌胃给药,测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胰岛素(insulin,INS)及肝糖原水平,同时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普洱茶对大鼠肝脏中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肝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etase 2,Gys-2)、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c)、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附睾脂肪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普洱茶能显著降低大鼠体重、脂肪系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G6pc表达水平,增加肝脏中GK、Gys-2和INSR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附睾脂肪组织中PPAR-γ和GLUT-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普洱茶能够通过增加GK、Gys-2、INSR、PPAR-γ和GLUT-4表达水平以及降低G6pc表达水平,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预防II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全面介绍了近年来首次对山东电网关口计量点电能表及计量装置普测的工作内容及有关普测的结果,对普测的数据及结果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检测算法检测速度普遍较慢,检测精度也有待提高,已无法满足现今工业生产中的需求.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因其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空间无法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部署使用.针对这些问题,引用一种通道剪枝方法实现YOLOv3检测网络的轻量化,得到剪枝模型SlimYOLOv3,并进一步提出将SlimYOLOv3用于工业场景下的实时检测任务.方法通过对通道缩放因子施加L1正则化来增强卷积层的通道级稀疏性,并对信息量较小的特征通道进行剪枝,最终获得轻量级的网络模型.与原模型相比,SlimYOLOv3剪枝模型减小了60%,计算量减少了50%,检测速度是原模型的1.7倍,更适于智能工业场景中复杂目标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7.
楼字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的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功能需求、控制水平以及被控系统的特点,选择成熟、可靠、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在介绍BAS的系统构成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BAS系统的主流技术:协议标准、网络结构、综合布线、中央管理机等,提出了BAS系统实施过程中,在系统前端信号、控制积算软件、系统联动性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正常培养和油酸诱导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Hep G2)细胞为模型,通过测定普洱茶茶色素对Hep G2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转录水平,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普洱茶茶色素的减肥降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普洱茶茶色素能明显降低油酸诱导的Hep G2细胞模型中TG和TC含量,作用程度依赖于普洱茶的作用质量浓度。但对正常培养的Hep G2的TG、TC作用影响不显著。经过普洱茶茶色素作用油酸诱导Hep G2细胞24 h后,能显著下调细胞的FAS和SREBP-1c的m 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ABCA1的转录水平(P0.05),且使CYP7A1的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并显著上调p-AMPK蛋白的表达量(P0.05)。因此,普洱茶茶色素可通过调控上述调控因子和酶的表达而改善油酸诱导下Hep G2细胞的脂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甘薯多糖的方法。方法 通过采集来自不同地区的74个甘薯及甘薯干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异常样本进行剔除与回收后随机选择其中56种作为校正集,11种作为验证集。通过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等组合预处理方式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比较多元线性回归(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三种方法建立的模型结果,进一步选择波段确定最佳甘薯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PLS建立的模型整体精确度和稳定性最佳,最优模型的预处理方式为一阶导数处理,该模型的最佳波段为全波段范围,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 set,RMSEC)为相关系数0.496,校正集相关系数(calibration se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C2)为0.9683,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set,RMSEP)为0.430,验证集相关系数(prediction set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P2)为0.9440,主成分数为8。结论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甘薯多糖模型可作为甘薯多糖快速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2.8mm的50W470无取向硅钢(%:≤0.005C,1.45~1.65Si,0.2~0.4Al)经20辊森吉米尔可逆式轧机5道次轧制成0.5mm的轧卷,各道次压下率15%~35%,总压下率为75%~80%。试验结果表明,经5道次轧制后钢中晶粒全部细纤维化,抗拉强度由坯料的480~560MPa增加至885~905MPa,伸长率δ5由25%~28%降至0.7%~0.8%。经X射线衍射谱线型分析表明,经5道次轧制后的无取向硅钢50W470中存在残余内应力(第2类内应力)是形成冲片椭圆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