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3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UV254在水质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水中的某些有机物通常在254nm波长处出现吸牧峰,因此该波长下的吸光度(UV254)可以作为反映水中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实验证明,UV254与多种水质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对城市生活污水二沉池出水进行臭氧处理时,考察了水中UV254、COD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UV254与COD具有很高的相关系数,可以替代COD评价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42.
随着工业系统的复杂化和计算机的应用,过程控制的安全问题由运行阶段向设计阶段转移.本文结合力控软件PCAuto3.62在烟气脱硫(FGD)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给出一种应用力控"控制策略"实现过程控制系统安全设计中的安全策略的方法.这种方法对防止由设计阶段造成的事故和进行系统安全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3.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基本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烧结烟气脱硫新型试验装置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对钙硫比、操作温度、循环颗粒物浓度等基本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钙硫比是影响系统脱硫效率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操作温度是保证脱硫效率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循环颗粒物浓度是保证系统良好运行的显著影响因素.该系统在Ca/S为1.2、操作温度为80 ℃、循环颗粒物浓度为400 g/m^3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达93%左右,出口SO2浓度在120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44.
活化沸石去除水中磷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选用甘肃某地产天然沸石 ,经活化后处理含磷废水。研究了沸石活化的最佳条件 ,活化沸石处理含磷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活化沸石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活化沸石能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磷化物 ,但对以聚磷化物为主的含磷废水处理效果不甚理想 ;最佳除磷条件是 :沸石粒径 0 .5~ 1.6 mm,废水 p H值 4~ 12 ,含磷浓度 30 mg/ L,滤速3m/ h  相似文献   
45.
1 序言氰化物消耗和废水的氧化分解是氰化厂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表明氰化物消耗量高的矿石要求的大部分氰化物是通过形成金属络合物(主要是铜氰络合物)和硫代氰酸盐浪费的。由氰化物离子与铜矿物反应形成铜络合物。大多数铜矿物与氰化物的反应性是非常高的(除在一般氰化浸出条件下与氰化物反应很慢的黄铜矿以外),  相似文献   
46.
1前言 西部采矿公司拥有和经营的St lves选金厂,位于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市以南大约90km的靠近Kambalda地区。从1988年3月开始生产,当时的设计能力约为200万t/a。由于在矿区内发现了一些新的矿层,所以就很快对工厂进行了扩建,并且自1993年以来每年的矿石处理量都达到300万t。工厂自投产以来已生产了50万t黄金。  相似文献   
47.
粉煤灰改性吸附材料及其吸附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 Si O2 和 Al2 O3,属硅铝酸盐 ,还含有不同量的 Fe2 O3、Ca O、Mg O和未燃尽炭等。粉煤灰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固体吸附剂性能。其吸附机制主要有吸附机理 (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等 )、接触凝聚机理 (污染物通过与粉煤灰发生接触凝聚而被去除 )、沉淀机理 (污染物由于沉降作用及共沉作用而被去除 )和过滤机理 (污染物通过粉煤灰滤层时被过滤截留去除 ) ,其中物理、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占主导地位。利用粉煤灰吸附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重铬酸盐和氟化物以及众多有害气体等 ,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 ,但…  相似文献   
48.
国外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外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型矿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些方面包括原料组成、碱加入量、温度对合成沸石的影响;沸石相在粉煤灰颗粒中的形成过程机理;合成物质的处理或非处理工序对合成沸石的影响;以及合成沸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49.
以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为评价指标,研究脱硫灰-FeCl3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污泥各层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脱硫灰-FeCl3调理污泥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脱硫灰和FeCl3对污泥进行联合调理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这两种调理剂单独投加的处理效果.在调理过程中,脱硫灰-FeCl3将大量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剥落,部分转化为结合度更低的上清液层胞外聚合物和松散结合的胞外聚合物,部分被Fe(OH)3吸附而除去,有效降低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与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污泥滤液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脱硫灰-FeCl3使胞外聚合物剥落进入上清液的同时水解生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脱硫灰和FeCl3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0mg·g-1和60mg·g-1,毛细吸水时间和滤饼含水率分别降至14.3s和70.22%,相比于原泥分别降低98.48%和16.10%,脱水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