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工业技术   3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前,视频监控设备中很多摄像头、DVR、NVR都支持RTSP协议,而且由RTSP协议引起的缓冲区溢出漏洞个数较多,危害性大,因此对RTSP协议的研究具有 理论意义和 应用价值。直接利用模糊测试框架中的方法生成的测试用例数量庞大,测试过程耗时长。针对上述问题,以视频监控设备的RTSP协议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协议基本块的样本集进行去重,利用协议状态间的约束关系和状态转移的关联关系构造协议状态图,并基于协议状态图进行深度遍历的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测试用例的生成,并提高了生成的有效性。对RTSP协议进行fuzzy测试时,利用发送TCP探测包的方法,判断测试目标是否异常。去除记录的异常测试用例的冗余部分,以缩短后续重放 过程的耗时,从而提高漏洞挖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2.
智能产品往往具有标识其唯一性的标签,如公交卡编号、Wi-Fi设备MAC地址等,设备标签以及其使用的时间、地点信息构成了代表人们离散轨迹的签到数据。研究人员针对单种签到数据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单种签到数据通常比较稀疏,其适应性和性能等受到限制。为此,研究了新的多签到数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签到数据的标签匹配算法MIMA,丰富了签到数据,提高了应用性能。该算法首先基于单人多签到数据具有的时空相关性,通过计算多个标签之间的正负关系构建面向多标签的符号网络;在此基础上,摒弃了不适用于签到数据符号网络的分割条件,并通过增加权值分布密度来改进已有FEC(Finding and Extracting Communities from singed social networks)社区发现算法的分割机制,以适应签到数据符号网络的特性,实现多标签的划分。模拟仿真和真实数据的实验均显示MIMA算法具有较好的时间复杂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3.
工业控制系统(简称工控)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越来越多的工作开始关注工控系统安全。然而,这些工作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不统一,因此他们取得的成果无法相互借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深入研究这些安全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工控系统安全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for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Security,SA-ICSS)框架,该框架由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投射三个阶段构成。在态势觉察阶段,我们首先利用网络测绘和脆弱性发现技术获取完善的目标系统环境要素,如网络拓扑和漏洞信息;其次,我们将入侵检测和入侵诱捕等5种设备部署在目标系统中,以便从控制系统中捕获所有的可疑活动。在态势理解阶段,我们首先基于结构化威胁信息表达(Structured Threat Information Expression,STIX)标准对目标系统进行本体建模,构建了控制任务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控制任务与运行设备的映射关系;其次,自动化推理引擎通过学习分析师推理技术,从可疑活动中识别出攻击意图以及目标系统可能受到的影响。在态势投射阶段,我们首先利用攻击图、贝叶斯网络和马尔科夫模型从可疑活动中构建攻击模型;其次,我们利用现有的威胁评估技术从攻击模型中预测可能发生的攻击事件、可能被感染的设备以及可能存在的零日漏洞。我们阐述了SA-ICSS各个阶段的任务范围,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我们还探讨了SA-ICSS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4.
郑尧文  文辉  程凯  李红  朱红松  孙利民 《信息安全学报》2017,(收录汇总):81-95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利用,针对物联网的攻击事件日益增多且危害严重。目前面对物联网安全问题主要采用被动补救的方式,缺乏对物联网安全的体系化思考和研究。本论文首先介绍物联网系统架构和各实体的发展,然后分析物联网面临的多层次安全威胁,包括各实体自身的安全威胁,也包括跨域的安全威胁。其中,实体自身安全威胁涉及到云平台、设备端、管道、云端交互。物联网跨域安全威胁包含4个方面:多域级联攻击、物理域的冲突与叠加、信息域对物理域进行非预期的控制、信息域对物理域输入的理解不全面。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基于PDRR网络安全体系的物联网安全模型,包含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响应、恢复4个维度。安全防护包含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通信加密等技术,需要考虑物联网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异构等特点进行设计与实施。安全检测需要对各实体进行入侵检测、在线安全监测、脆弱性检测以及恶意代码检测。其中,在线安全监测获取系统内部设备、应用程序的行为、状态、是否存在已知脆弱性等。脆弱性检测偏向于对未知脆弱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响应阶段,除了配合相关部门机关完成安全行动资源配置、态势感知等响应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入侵事件的分析与响应,漏洞与恶意代码的公告与修复,以及安全防护加固与检测规则的更新。在恢复阶段,需要对关键数据进行恢复,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恢复。最后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  孙利民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7):1319-1328
大跨斜拉桥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较低,其地震响应可能受桩基础和场地土特性的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包括桩基础、场地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 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并完成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群桩、人工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试验模型,采用多点振动台试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频率成分地震作用下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地震响应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在纵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受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不明显,在横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主塔高阶振型对其地震响应的贡献明显;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影响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在具有丰富长周期成分的Mexico City波作用下主梁竖向地震响应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6.
结构-群桩基础地震响应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桥梁群桩基础的大质量承台和外露桩基对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分别对低承台(与土接触)和高承台群桩基础进行了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中地基土采用了黏质粉土,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杆构件,基础形式包括单桩和群桩。为模拟地震剪切波作用下土层运动效应,采用叠环式层状剪切箱实现土体的层状自由剪切,箱内壁设置橡胶膜以消除边界反射效应。在加速度为5.0g的离心环境中,选取Chi-Chi地震波作为基底激励输入,在不同输入峰值加速度下,分析了结构-群桩基础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与低承台群桩基础相比,高承台形成的群桩外露会增加上部结构和承台的惯性效应,改变桩身峰值弯矩的分布,表现为承台与桩接触处的桩身峰值弯矩下降,但桩身最大峰值弯矩改变较小。  相似文献   
47.
基于随机子空间结合稳定图的拱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避免目前常用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容易出现虚假模态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将随机子空间法与稳定图法相结合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通过随机子空间法有效地从环境激励的结构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通过稳定图方法确定系统阶次。通过对稳定图方法的改进,避免了虚假模态的出现,进而提高了随机子空间方法的识别精度,并在一钢管混凝土拱桥上对这种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8.
斜拉桥主梁振动对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栋  孙利民  程纬 《工程力学》2008,25(5):110-116
采用拉索索端阻尼器是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减振的主要措施之一。现有拉索阻尼器设计理论均假定索的两端为固结;然而,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桥梁结构整体刚度下降,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成为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减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该文建立了索、梁和阻尼器组合系统的简化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复模态分析。以跨径分别为400m、650m和1km的3座斜拉桥主跨最长索为算例,分析了主梁振动对拉索附加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指出了现有阻尼器设计理论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主梁振动降低了拉索附加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在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的减振设计中,必须考虑主梁参与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虚网叠加构造自适应路由算法的有效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系统中路由算法对互联网络通信性能和系统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注水管柱应力与轴向变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利民 《石油机械》1999,27(7):38-39
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详细分析了注水压力、注水管柱自重、井口压力、流量、地层温度和液体流动摩擦阻力对注水管柱应力及轴向变形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际算例得出以下结论:(1)液体流动摩擦引起的动应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总应力中占有相当比例;(2)注水管柱的轴向变形中,液体流动及地温引起的变形是不可忽略的因素;(3)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井壁对注水管柱及封隔器的摩擦作用,管柱的实际应力和轴向变形小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