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工业技术   10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物体红外发射率的调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理论上研究了红外发射率的调制机理,给出了三种调制发射率的技术途径:机械式、半导体载流子调制和电化学式.机械式发射率调制技术是利用不同发射率的材料组合来进行调制,通过调整不同材料在表面所占比例来调整发射率.半导体材料可通过调制PN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实现红外发射率的调节.电化学式调制可通过多层薄膜实现.通过电场控制器件中变发射率薄膜层的离子和电子浓度,实现器件红外发射率的调制.  相似文献   
82.
单信道时频重叠双信号的码速率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四阶循环累积量的功率谱分析算法,用于解决单信道时频重叠双信号的码速率估计问题。通过计算循环频率轴上不同频率处的四阶循环累积量值,得到双信号在各自循环频率处的脉冲,对脉冲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隐含的周期性从而估计双信号的码速率。算法适用于多种数字调制类型的通信信号,且在低信噪比下也具备较好的估计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均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2SBH2665型振动筛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钢焦化新筛运焦系统采用2SBH2665型振动筛筛分混合焦,两座筛贮焦楼各安装两台振动筛,一开一备,要求每台振动筛焦炭处理量300t/h,筛分效率不小于90%。由于2SBH2665型振动筛设备设计不合理,造成振动筛故障频繁:振动筛箱体多处开焊、倾斜,激振器轴承损坏,走行万向联轴节断裂,走行轨道基础松动等。此外,由于振动筛下层筛板材质选用不合理,磨损快,导致焦炭筛分不合格。  相似文献   
84.
日前。亚太地区化工行业技术含量顶尖级别的建材应用实验室——陶氏建筑应用实验室在新近投入使用的上海陶氏中心落成。  相似文献   
85.
鼓气减压膜蒸馏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了新型鼓气减压膜蒸馏(AVMD)过程,在原水进入疏水膜组件前鼓入低压压缩空气,形成气液混合流进入疏水膜组件,在疏水膜组件的产汽出口外接负压系统,构成AVMD系统.采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以自来水为测试液,研究了鼓气强度、进料温度、流速、冷侧真空度对AVMD过程性能的影响,考察了AVMD对不同NaCl含量溶液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鼓气量、进料液温度、流速,真空度的提高,AVMD过程通量有明显的增加,而产水电导率始终低于0.3 mS·m~(-1).当进料液温度70℃,冷侧真空度85 kPa,进料流速1.33 m·s~(-1)时,AVMD过程膜通量可高达45 kg·m~(-2)·h~(-1),而相同实验条件下减压膜蒸馏(VMD)过程的通量约为30 kg·m~(-2)·h~(-1).  相似文献   
86.
红外发射率控制方法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远  李玉波  乔亚  吴丹 《红外技术》2008,30(5):294-296
红外发射率的控制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电磁波理论,讨论了物体表面的发射率与折射率的关系,折射率大的物体发射率低.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可控制其表面折射率和发射率的材料.以氧化钨为例探讨了发射率的控制方法.利用电场对三氧化钨薄膜进行离子和电子的共注入和共抽取,三氧化钨中的载流子浓度发生了变化,折射率和红外发射率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7.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迭香酸主要存在于唇形科(Lamiaveae),紫草科(Boraglnaceae)和伞形科(Apiacea)植物中,是1种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血小板凝聚和抗血栓等功能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对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和作用机制,及其主要获取来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89.
90.
橙皮苷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橙皮苷是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可抗氧化,防癌,抗病毒,抗细菌,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水溶性较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文中介绍国内外橙皮苷改性的几种方法,包括酶处理、高温下酸催化橙皮苷水解、橙皮苷甲基化、磺化和金属离子络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