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7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624篇
工业技术   1751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919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928篇
  2011年   916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854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5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临33—平1井和埕71—平1井是胜利油田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由于地层松软、油层薄、目的层不确定、靶前位移小、中靶物度高等因素,使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难度高。通过优化设计、导向钻井技术、MWD的监控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严格控制井眼轨迹,追踪油层,成功完成了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以后利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开发超薄油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4.
吕成华  李福娟 《通信世界》2008,(38):I0082-I0083
作为全业务运营商,Verizon没有全面开花广泛撒网,而是做精做细,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35.
综述了硫酸锆,碳酸锆产品的性质,生产技术及应用,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部分厂家和公司该产品的化学指标与生产技术;介绍了“分步液相沉淀法”生产工艺,与“一步法”生产工艺相比,其具有流程短,投入少,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37.
1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0年代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多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建国40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并在全国范围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截至90年代初,全国水土保持面积已达53万km2。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减轻水土流失及危害,减少入河入库泥沙,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迅速发展,致使地面大面积扰动,造成土地破坏和新的水土流…  相似文献   
38.
吕文杰 《电网技术》1996,20(2):47-51
本文从盘锦地区1987-1993年电力负荷的原始资料入手,运用移动平均并加以改良的方法,从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电力负荷系列中,分离出季节性分量,提示了电力负荷发展变化的规律。文中分析了盘锦地区七年间电力负荷发展的自身特点,指出其循环变化的转折点,给出了未来近期负荷变化的趋势,为电力行业制定规划和组织生产提供了依据,对供电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适应市场经济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9.
汾河灌区引洪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灌区140余万亩耕地多年平均洪水量3.1亿m ̄3,.亩均仅220m ̄3.平水年作物需水量约4.6亿m ̄3.缺水近1.5亿m ̄3。随着工业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要求农业年让水1.1亿m ̄3,更使灌区缺水而制约农业的发展。在立足于节水的基础上,分析了作物各生育期供需矛盾,寻求利用近2.4亿m ̄3的洪水资源,采用冬春井水灌溉,调节水量0.7m ̄3.引洪和降雨入渗达到采补平衡。根据近几年局部引洪试验资料,明确了二、三坝集中引洪、一坝酌情引洪的运用方式;引洪渠系挟沙能力可达50kg/m ̄3;洪灌前地下水埋深应控制在3.0~3.5m以下;一次引洪定额为90~120m ̄3/亩;洪水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分别比土壤高1.5,1.0,1.8倍。洪灌一次亩增产粮食50~100kg。  相似文献   
40.
无后坐控爆拆除砖砌水塔的实践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林大能  熊仁钦  吕力行 《爆破》2002,19(2):57-59
介绍了对一砖砌水塔进行无后坐拆除爆破时爆破参数的选取,以及控制后坐的措施.实践证明:用控制爆破方法,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完全可以控制水塔在倾倒时的后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