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对克-百断裂下盘二叠系砂砾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结合成岩作用和成岩阶段的研究,划分出了7 个成岩相:①高成熟强溶蚀相;②高成熟强胶结相;③高成熟中胶结中溶蚀相;④高成熟弱压实相;⑤高成熟强压实相;⑥低成熟弱压实相;⑦低成熟强压实相。并对各个成岩相的形成条件、成岩特征、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成岩相砂砾岩储层的储集性能进行了总结,认为高成熟强溶蚀相的砂砾岩的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2.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陆西地区有大面积的火山岩分布,显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埋藏较深,目前揭示石炭系火山岩地层或者更老火山岩地层的探井非常有限,只能利用地质资料和地震资料相结合的办法来研究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的分布特征。将该区石炭系火山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划分为以下4种:舌状或楔状反射、板状反射、弧状反射、丘状或蘑菇状地震相反射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详细的井震对比,确定了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所对应的火山岩岩相。通过在地震剖面上的追踪对比,明确了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的分布情况:大致呈北东—南西向的条带状分布,西北部以喷溢相的基性火山岩为主,向东南依次过渡为爆发相火山岩、喷溢相中性火山岩;而储层条件也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好,位于陆西地区东南部的石西凸起应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3.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岩心和普通薄片的观察、荧光薄片及扫描电镜的分析,从火山岩岩性、孔隙类型、含油气性及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发现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主要以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火山熔岩主要包括玄武岩和安山岩,含油气性相对较好。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孔隙类型主要以溶蚀孔隙和次生裂缝为主。因火山岩只有经过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断裂改造作用及溶蚀作用改造后才能成为有效储层,浊沸石充填对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形成可能具有极好的控制作用。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4.
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沉积层序、岩心特征、粒度特征、测井资料及录井资料的详细分析,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 西段马海凸起北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3 个砂层段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下干柴沟 组下段沉积时期为一明显的水退过程,沉积相以辫状河河流相为主。沉积体系的研究清楚地展示了马北 地区渐新世早期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为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储层主 要为砾岩和砂岩,砾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的粒间孔和次生的粒间溶孔,砂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 的粒间孔及次生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研究区三叠系储层总体上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百口泉组以 Ⅱ 类和Ⅳ 类储层为主,克拉玛依组和白碱滩组则以Ⅱ 类和Ⅲ 类储层为主。由百口泉组→克拉玛依组→ 白碱滩组,储层物性先变好再变差,其中克拉玛依上亚组储层物性最好,是发育优质储层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46.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古近纪以来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沉积序列、岩心特征、薄片特征、测 井资料及录井资料的分析,结合野外露头考察,对该区的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和 新近系发育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碎屑岩沉积,且沉积体系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 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为主;古近系的岩性变化较大,主要为砾岩,具有正旋回特征,说明古近纪时期 为一水进过程;新近系地层发育以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不等厚为主的交互沉积,水动力条件变化频繁。通 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古近纪以后的柴北缘由于降水量(或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湖盆周缘粗碎屑 岩和细碎屑岩不等厚交互沉积,即在盆地边缘有泥岩发育,并且在靠近盆地的沉积中心也有中-细砂岩 的发育,这种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的交互沉积层容易形成较好的储盖组合,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 成。沉积模式研究清楚地展示了柴北缘地区古近纪以来的沉积演化规律,为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 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7.
分析孔隙成因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对于确定优质储层有重要意义。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资料分析认为,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储层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三大类孔隙类型,原生孔隙可细分为压实残余粒间孔和胶结残余粒间孔,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晶间微孔,微裂缝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压实微裂缝、溶蚀微裂缝。研究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发育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的原生孔隙,其次发育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同时发育少量的压实微裂缝。柴北缘西段古近系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受到沉积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次之,沉积作用对孔隙类型的控制体现在水动力强度的不同,水动力条件较强且成熟度较高的辫状河心滩、河床滞留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砂体原生孔隙较为发育,在相同成岩作用背景下原生孔隙保留最完整,最有可能形成优质储层聚集区。  相似文献   
48.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和对新生代沉积地层剖面的岩相详细分析,利用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马仙地区主要取心井的大量粒度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柴北缘马仙地区古近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的沉积相为:始新统路乐河组(E1+2)发育冲积扇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为辫状河、下干柴沟组上段(E23)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每一种沉积相又可划分出不同的沉积亚相和微相。其粒度概率曲线的主要特征:冲积扇为典型的“2段式"、“悬浮1段式”和“宽缓上供式‘’,辫状河为典型的“典型2段式”、“ 高斜一跳一悬加过渡‘’、“3段式”;辫状河三角洲主要为“典型2段式”、“3段式”、“一悬一跳加过渡”、“高斜一跳一悬加过渡”、“低斜多跳一悬式”的组合特征,不同的微相具有不同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49.
石炭系火山岩是我国西部深部油气勘探新领域,在准噶尔盆地显示出广阔油气远景。针对盆地陆东地区火山岩储层岩心及露头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综合研究,阐述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陆东地区石炭系发育一套低钾富钠碱性—亚碱性系火山岩,主要为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缝型、孔隙—裂缝复合型,爆发相火山角砾岩、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物性最好。有利储层区带主要为风化体淋滤带,其次为崩解带。淋滤带以风化淋滤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为主,特别是热液蚀变形成沸石或方解石充填对储层演化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50.
以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为例,综合利用岩心分析、薄片鉴定、分析化验和测井等资料,通过对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湖底扇砂岩体岩石学、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下乌尔禾组湖底扇较发育,具有典型浊流沉积所形成的鲍马序列,沉积结构上也具有典型浊流沉积的粒度分布特征。地震正演模拟结果证实湖底扇具有敏感的地震响应。通过平均瞬时相位属性、相位调谐体频率切片、层拉平切片等地震多属性的刻画与储层反演,精细刻画砂体空间分布特征。湖底扇砂岩体地震剖面上具有典型的楔状杂乱反射、斜交反射以及透镜状反射特征。平面上南北向成群展布,分布范围广,砂泥岩配置关系良好,空间上呈透镜状展布。湖底扇砂岩体毗邻烃源岩,储盖组合良好,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对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