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21.
轴类件柔性辊轧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几何学原理,推导出轴类件辊轧变形时各变形阶段轧轮的几何参数、运动参数与工件的运动和材料变形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基于EPON的网络接入,通过E1电路仿真实现信号传输.其E1数据包到EPON总线的传输,通过HDB3线路编码到NRZ数字信号的转换,系统及网络时钟设定,EPON数据帧的组织,E1仿真电路同步时钟的产生等步骤实现.时钟同步的同步剩余时标法、自适应时钟恢复法和线路时钟恢复法,应根据组网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3.
数字图像三点中值去隔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桂华  龙惠民 《电视技术》2008,32(2):39-40,74
对传统三点中值去隔行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同步更新迭代的方法,提高了图像的画面质量.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保护图像边缘,而且明显改善了噪声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24.
通过增量理论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了带和不带加载孔CT试样J积分之间的差异,提出裂纹长度与试样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6时,可完全忽略加载对J积分的干涉作用,另餐,采用CT试样讨论失效评定曲线时也应考虑加载孔的干涉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基于核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在颜色相近时,容易出现跟踪不准确或者跟踪丢失的问题,同时提高跟踪的可靠性与准确度,分析了近年来的目标跟踪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块颜色直方图(BCH)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其中BCH包含目标的空间信息,能够很好地应对形变;HOG能够很好地解决光照变化和阴影的影响.使用标准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达到高于80帧/s的跟踪速度,分别优于跟踪-学习-检测(TLD)和核相关滤波(KCF)算法1.7%和2.2%.  相似文献   
26.
铝,硅在强碱溶液中的结构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铝酸钠溶液,含硅铝酸钠溶液结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聚碳酸酯水桶(polycarbonate, PC)中5种酚类物质(苯酚、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对枯基苯酚和2,4-二叔丁基苯酚)的残留量并对迁移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利用溶解-沉淀法对30批PC水桶中的酚类物质进行提取。参考GB 31604.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和GB 5009.15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对PC水桶进行迁移试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和迁移试液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线性范围0.02~5mg/L内,线性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6%~5.2%(n=3)。30批饮用水桶中,各酚类物质的检出率分别为73%、93%、50%、43%和93%。食品模拟物为水的迁移实验中,只有苯酚和双酚A有检出,且数值都小于国家标准中的限量值。结论 5种酚类物质在PC水桶中的迁移风险都较小,研究可为PC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酚类物质风险监测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究高铝粉煤灰在碱溶液中的反应规律, 利用XRD和SEM等手段分析了山西某地高铝粉煤灰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结构演变及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高铝粉煤灰主要由莫来石、石英和玻璃态物质组成, 其元素分布弥散。在120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玻璃态物质能被较快分解, 而莫来石与石英溶解缓慢, 并生成铝酸钠与硅酸钠, 二者进一步生成钠硅渣。180 ℃下添加石灰时,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低于30 g/L时才能有效分解莫来石与石英, 形成铝雪硅钙石和铝酸钠。  相似文献   
29.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纯WO3作为添加剂能够直接从钨酸钠溶液中制备出超细焦绿石型三氧化钨(WO3-0.5H2O)粉体。结果表明:往100 g/L的钨酸钠溶液中添加WO3,在密闭压力容器内,在140℃下反应24 h,反应率能达到80%左右。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水热产物进行表征,产物为结晶良好的立方体结构,颗粒的平均尺寸小于1μm。EDS检测表明:所得产品含微量的Na元素,经盐酸洗涤后可得到几乎不含杂质Na的WO3-0.5H2O粉体。利用IR光谱测定水热条件下钨酸钠溶液的离子结构变化,初步认为制备WO3-0.5H2O的生长基元为WO42-。  相似文献   
30.
孔莲莲  刘桂华  田侣 《材料导报》2012,26(21):47-51
简要介绍了各种以铝盐为原料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粉方法的优缺点。以铝酸钠溶液为原料,结合拜耳法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阐述了碳分法、种分法制备氢氧化铝的机理以及晶种制备方法、溶液制备方法、溶液组成和分解制度等对超细氢氧化铝纯度、白度和粒度分布等的影响规律。烧结法溶液产品白度高,但碳分产品结晶差、粒度分布宽,生产成本高,而以拜耳法溶液为原料种分的氢氧化铝结晶好、粒度分布易控制,但产品白度低。国外拜耳法溶液浓度较低,相比之下我国高浓度溶液仍需在溶液净化、种分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更多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