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3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对岩巷工程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通过红外辐射和声发射联合监测含孔岩石在受力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可以有效地模拟岩巷工程灾害演化与爆发。为此,开展了 含孔洞岩石加载过程的红外辐射和声发射联合监测试验,对含孔洞岩石加载的红外辐射和声发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极差曲线随应变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特别在最后阶段, 极差曲线加速上升并出现突跳点,反映了温度场的分异现象和前兆特征,前兆时间平均为95.71%峰值应力;②声发射能率和声发射率曲线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在后期阶段普遍存在岩石破坏的前兆特征,前兆时间平 均为82.68%峰值应力;③岩石加载后期,红外与声发射前兆具有递进性,即声发射前兆早于红外前兆,两者的时间分界线在92%~95%峰值应力;④红外和声发射变化特征的关系与岩石的损伤破裂演化以及两种监测技术 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岩巷岩体失稳破坏的红外和声发射联合监测预警技术,讨论了两种技术的互补性,并给出了联合监测预警的技术流程,供相关研究和现场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52.
高分段大间距结构合理崩矿步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红山铁矿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结构参数,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工业实验,研究了放出椭球体的排列规律,以回贫差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求解出最优崩矿步距。工业试验表明,所求最优崩矿步距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说明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最优崩矿步距是可靠的,对生产实际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检测食品中桃仁、杏仁过敏原成分的荧光PCR 方法,比较国外3 种ELISA 试剂盒效果。方法:针对杏仁Pru du1 基因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荧光PCR 方法。利用杏仁过敏原参考物质对3 个品牌的ELISA试剂盒的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荧光PCR 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为10mg/kg。结论:桃仁及杏仁过敏原成分荧光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污泥膨胀特性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丝状菌和絮凝菌的生长特性方面对活性污泥膨胀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各种活性污泥膨胀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6.
磁性固相微萃取广泛应用在各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制备新型磁性吸附剂成为提高萃取效果、实现高选择性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由有机高分子、碳材料和离子液体等制备的新型磁性材料在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为了快速、高效地对煤矿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景观格局分析等技术,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格局(PSRP)模型,对焦作矿区33年(1993—202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动态变化模拟分析。以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选取矿区1993年、2004年、2018年遥感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提取用于生态安全评价的建筑用地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生态弹性度、绿度指数、生物丰富度、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城市扩展强度、干度指数、人口密度、多样性指数、分维度12个关键技术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体系,并进一步计算12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对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获取2026年结果数据,对焦作矿区生态安全状况趋势评价分析和动态变化监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遥感技术能有效提取用于生态安全评价的绝大多数指标,并且有较好的提取精度,基础指标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提取结果精度为92%以上;②CA-Markov模型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趋势模拟与预测,在该试验选择的3期数据集中预测精度达到83%;③20多年来焦作市裸地和建筑景观变化幅度最大,水体、植被景观变化相对较小,不同的地物覆盖类型均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④1993—2018年间,焦作市生态安全状态总体情况先是大幅下降,然后达到平缓稳定状态,其中1993—2004年间生态状态呈现下降趋势,2004—2018年间焦作市的生态状况总体上没有显著的变化;⑤针对典型矿区,1993年,整个矿区还是处于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到2004年,由于矿产资源大量的开采,部分地区由1993年的稳定状态转为临界状态,2018年以来,由于矿区的陆续关闭,矿区的生态安全状况相比于2004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模型预测表明到2026年焦作市及其矿区生态指数将呈现出轻微下降趋势,典型矿区与焦作区域表现出一致的生态安全等级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维护矿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原生平衡、引导矿区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8.
基于目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教学手段单一枯燥、教学过程与实际岗位脱离、考核评价极致简单等问题,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本文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提出了改进环境监测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在环境监测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变革考核模式等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环境监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9.
当前,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对当前环保产业对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为了精确地配准近平面场景下的红外-可见光视频序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特征匹配的自动配准方法,通过迭代匹配目标轮廓特征来解决异源图像中配准特征的提取和匹配难题。首先,采用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获取目标轮廓,并由曲率尺度空间(CSS)角点检测算法提取轮廓特征点。此后,建立全局形状上下文描述子和局部边缘方向直方图描述子描述特征,从而实现可靠的特征匹配。来自不同时刻的匹配点对被保存在一个基于高斯距离准则的特征匹配库中。最后,为了克服近平面场景中目标深度变化的影响,本文结合前景样本随机抽样策略计算配准矩阵的损失函数,完成对全局配准矩阵的更新。在LITIV数据库上对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配准精度优于当前先进的对比方法,在9个测试视频上的平均重叠率误差仅为0.194,与对比方法相比下降了18.5%。基本满足了近平面场景下红外-可见光视频序列配准的精度要求,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