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5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本文针对当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诸如强度不足、凝结时间异常、实体裂缝、耐久性不良等质量问题,从混凝土公司的角度,提出了混凝土企业应重点控制的质量环节。  相似文献   
9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小麦粉及制品中氨基脲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将样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再用邻硝基苯甲醛衍生,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用内标法定量.试验结果显示,小麦粉及制品中氨基脲检出限能达到0.5 μg/kg,工作曲线均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回收率为90.0%~98.0%,相对标准偏差6.4%~8.6%,表明该方法能对小麦粉及制品中的氨基脲进行准确地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3.
龚国利  刘丽丽  王娜 《食品科技》2014,(1):15-18,23
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吸附法固定纤维堆囊菌发酵制备埃博霉素,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固定化纤维堆囊菌发酵制备埃博霉素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用300mL三角瓶进行固定化发酵试验时,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固液比3:50,温度30℃,转速220 r/min,接种量10%,装液量45 mL,初始pH7.5,发酵时间为8 d。在此条件下埃博霉素产量达40.2 mg/L,与优化条件前相比提高渐近10 mg/L,与游离相比提高了17.5 mg/L。  相似文献   
94.
对广义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针对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驱动方式,以及系统是否存在脉冲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在建模的基础上,对一类具有短时延、传感器采用时钟驱动、控制器和执行器采用事件驱动的广义网络控制系统的因果性、能控性及能观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其具有因果性、能控、能观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5.
为更好的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科学决策,本文针对由地面中心站和井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组成的煤矿井下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实现其对煤矿监控现场的图像准确、实时地传送,为煤矿日后调查处理各种事件、事故和故障提供有力证据。从而为煤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6.
蔬菜农药残毒的快速检测是把好蔬菜质量安全关的手段之一。在各大批发市场、超市、蔬菜生产基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全程跟踪,采用快速检测农药残毒技术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7.
在一二四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对"电机与拖动"从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和教材三方面进行了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98.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考察范围内,酸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添加量以及乳酸对苯并[a]芘和苯酚的释放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采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在室温下培养出1-甲基-4,5-二硝基咪唑(4,5-MDNI)的单晶,并用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晶胞参数为a=8.4123(A),b=12.646(A),c=6.5627(A),V=698.2(A)3,Z=4,D=1.637g/cm3,F(000)=352,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na2(1)...  相似文献   
100.
以偏钨酸铵(AMT)、柠檬酸(CA)、乙二醇(EG)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WO3粉体。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分析仪(FTIR)、比表面积测试(BET)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粉体的结构、颗粒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pH值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1时,所制备出的WO3粉体呈多面体或球状,颗粒间的团聚较弱,在600℃烧结制备出的WO3粉体颗粒大小均匀,其平均粒径为40 n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