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气象水文应用中,大量常规观探测报文批量访问出现的低效问题,研究文件存储特性,定量分析了目录级数和文件数量对访问性能的影响,发现文件数相对于文件大小,对于系统的访问效率影响更大,当单个目录下文件数目过大时,文件存取延时较大,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与服务性能。根据NTFS下的实验数据,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目录组织方法,优化用户态文件存储管理算法。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文件目录结构和组织形式,能极大地提高批量文件的读取效率,降低20%—73%的访问延时,改善网络环境下的大规模文件接收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及Web服务的出现,使集成遗留系统成为可能,文章将介绍如何综合利用Web服务和消息服务实现图纸二进制文件的实时跨平台分发.  相似文献   
13.
企业集成网络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企业集成网络进行性能评价的方法及其特点,尤其对网络仿真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企业集成网络的特点,用网络仿真的方法将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将线程引入仿真能够使仿真的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云存储系统中存储I/O性能优化的问题,从数据分布的角度进行研究,建立了存储分片性能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以I/O性能最优为目标的分片决策算法以及最优分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混合分片机制的数据分布算法(DADH).DHAH能充分考虑各存储节点和客户机的实际性能,动态地进行文件分片决策和最优分片数的计算,并且能根据存储节点的实际性能优化数据分布.实验结果表明:DADH较传统数据分布算法具有最优的I/O性能,并且算法性能提升效果在各种带宽下平均达到18%~44%.  相似文献   
15.
冯径  黄立威  黄伟 《计算机工程》2012,38(1):62-64,67
针对软件不同的质量和管理要求,结合软件本身的规模和特点,设计软件配置构件管理方法。给出优先级刻面的构件分类方法PF-CCM,用于优化构件检索与查询。结合索引、关键词和刻面3种构件检索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剪枝的优化匹配方法POMA,根据刻面优先级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POMA方法能有效提高配置构件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6.
MPLS技术及其对数据新业务的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MPLS技术及其实现,分别就MPLS技术对虚拟专用网、流量工程、IP电话和视频会议等数据新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研究的思路出发,通过分析当前企业网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研究中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并且据此对企业网络的未来发展阐述一些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适应多媒体通信的网络集成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鉴于它原先设计思想的制约,使得它在为实时语音和图象传输提供服务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比较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在面向多媒体通信方面作出的努力,提出了基于资源预留的网络集成服务的基本技术框架,以适应多媒体通信,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CIMS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实质是籍助计算机硬件,软件,将企业主要生产过程中有关人,技术和管理的要素及其信息流和物流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CIMS由功能分系统和支撑分系统两部分组成,其关键技术主要有面向CIMS的经营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一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适应QoS路由机制的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前的网络模型,大都对网络的边(链路)加权,如两点间的距离、链路带宽以及延迟等。作为IETF提出的网络集成服务框架下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件,QoS路由问题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网络服务质量,路由选择不再仅仅以“可达”和“最短路径”为衡量标准,而是希望根据多个QoS约束的尺度(metrics)来选择可行的路由以满足应用所需的延迟、延迟抖动、带宽和丢失率等要求,为此,作者提出了新的网络模型,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