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1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针对二维对流方程,基于有限体积法基本思想,引入了一种半隐式计算格式,并从数值格式的相容性、稳定性以及收敛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具体算例对该数值格式进行了分析检验,归纳总结出这种计算格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2.
长江荆南三口五河水沙变化及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江荆南三口五河的水沙变化,针对现阶段的河网水系格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塞支强干、简化水系和进一步加强河势控制的治理规划:松滋河自松西支经苏支河进松东支,再入松虎洪道,避免松澧顶托、倒灌;虎渡自河口经南闸,至新开口改道入藕池西支进南洞庭湖;藕池自河口经黄金嘴、鲇鱼须河、注滋河(沱河)独流入东、南洞庭湖.此初步设想可供有关部门在整体规划荆江、洞庭湖洪水治理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相关分析在刚性转子动平衡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刚性转子动平衡测试信号处理入手 ,介绍了相关分析法应用于刚性转子动平衡测试的原理 ,给出了利用相关分析的转子动平衡测试的全数字化系统设计方法 ,为生产中转子动平衡测试探索了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4.
从系统需求和网间配合两方面考虑制定本地网ISUP (ISDN用户部分 )互通方案 ,并就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松滋河口门河段的河床冲及水位流量关系、松滋口分流对芦河河势变化的影响,提出了根据枝城站水位流量与新江口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松滋口的分流量的方法,预估了三峡水库运用松滋河分流及河床冲淤的影响,为芦家河河段进行数学模型计算及物理模型试验提供了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6.
以流函数涡度方程为控制方程建立数学模型 ,模拟了不同流量级下不同长度正交丁坝附近的局部流场 ,并将模拟结果与室内流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两者吻合较好 .  相似文献   
47.
余明辉  夏军 《电信技术》2014,(Z1):111-116
介绍江苏电信网IMS网络专网的全业务接入,重点对接入过程中的接入方式、接入类型和接入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在实施中划分网络规划、设备接入和调试、后期管理三个步骤,提出承接IMS专网的具体思路,为下一阶段固网退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8.
平面二维对流输移问题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适性好的三角形网格上,针对平面二维非恒定对流输移方程解,本文提出一个准三阶精度的数值方法。其 原理是沿着双特征线将二维对流经成特征关系,确定了任意时刻空间两点上待定解的解切关系,并利用三角面元顶点函数和导数值,解了作三角面元的中点约束,建立一个受限制的三次爱尔米特插值多项系,据此完成待求函数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49.
沙质河床二维粗化数值模拟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质河床冲刷过程中河床变形、冲刷深度、悬移质含沙量恢复及床面级配等沿时空的变化与河床粗化紧密相关,只要对河床粗化机理和特性有较深认识才会对河床冲刷现象有较好的定量模拟。本文依据ADI算化原理,在交错网格上建立了非耦合非均匀不平衡输沙的平面二维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的计算方法和混合层计算模式。依据该模型所做的数值实验表明,模型能从定性上较好地模拟上述因素随时间沿纵横方向的变化,具有二维性,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反映了数学模型能模拟河床冲刷过程中诸因素变化规律的潜力,并充分表明,正确预测冲刷河床变形的关系在于较好地模拟河床组成的粗化过程,对此,均匀沙模型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50.
将胶体化学的DLVO理论引入到泥沙絮凝问题的研究中,从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分析确定泥沙絮凝临界粒径值的新方法,并力求从量级上对影响泥沙絮凝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确定静水中泥沙的絮凝临界粒径值,动水中絮凝临界粒径的确定方法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