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任博 《电子测试》2014,(11):130-132
电子招投标形式主要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招投标业务,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在互联网上同时操作在线招标、投标监督检查等业务,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经济性等。因此,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应用全过程电子招标投标,是促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本文主要围绕电子招投标形式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应用,展开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62.
监理工程在高层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某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实例,从高层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分析了监理工作的要点以及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花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3.
任博  张彪 《石油工程建设》2011,(Z1):73-76,1
冀东南堡1-29井组海上集输工程应用铺管船成功地完成了海底管道的铺设和直管段与弯管段的连接。文章介绍了该管道工程的概况、施工程序、铺管船作业线工位、施工方法及工程焊接质量保证等,提供的经验可供类似管道铺设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4.
本技术属于智能抄表、计量表具等终端的数据集中式无线远传及监控技术领域,涉及数据集中器,尤其是基于NB-IOT技术的低功耗无线数据集中器。  相似文献   
65.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波热量表,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包括龙芯1D芯片、温度测量模块、红外通信模块、nb-iot通讯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及电源模块;龙芯1D模块实现流量测量功能,与温度测量模块相连接实现温度测量功能,与红外通讯模块相连接实现近距离的无线抄表功能,与NB-IOT模块相连接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功能;其采用龙芯1D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实现准确的热量计量功能,具有稳定性强、可靠性高、功耗低、处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66.
任博 《电子测试》2014,(19):108-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技术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断增强了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建筑市场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的应用,以促进智能建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在四罐干式小型振动球磨机中的系统工艺试验,确定了该机在干式球磨时的各项工艺参数。其最佳值为:装填系数70%(体积),球料比2∶1 (体积),最大球径φ1.43厘米,大小球之比4∶1,球磨时间2小时。采用上述工艺参数可以保证该机在粉碎脆性物料时,具有最大的生产效率。文中结合实验数据对振动球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8.
文章基于某隧道工程破碎围岩段的发现、处理及监测分析,提出:长距离与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应相结合,多种方法互相验证,可以提高地质超前预报的准确性;能有效改善隧道破碎围岩注浆后围岩的稳定性;监控量测能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相结合并与隧道施工形成动态反馈机制,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9.
通过后铝化合成方法制备了Al/BMMs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后Al/BMMs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双介孔结构;同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异丙苯的转化率增加,当n(Si)/n(Al)=20时,转化率达到最大(约54%)。  相似文献   
70.
该文采用ARM+MCU的架构.在ARM处理器上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和Qt库,用于开发人机界面,并在此基础上移植了Web服务器和嵌入式数据库,实现了对现场数据的远程监控.用单片机来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在控制策略上采用串级控制算法,以前馈补偿的方式来消除各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同时在主调节器中加入Smith预估器来克服温室大延迟、大滞后的特性.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新型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可靠,精确度高,实时性好,较好地满足了温室栽培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