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蒸发式空冷器是由换热盘管、循环水泵和风机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部件相互影响,优化组合对强化传热至关重要。实验研究了循环水泵频率、风机频率、管内流体进口温度和热水泵频率等因素对蒸发式空冷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内流体进口温度增加时,传热速率和管外联合传热系数均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热水泵频率增加时,管外联合传热系数基本没有变化,但传热速率随之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不变;循环水泵和风机频率的变化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存在一个最佳的耦合;当管内流体进口温度为50℃时,实验确定在循环水泵频率为30 Hz,风机频率为45 Hz,热水泵频率为42 Hz时,系统的传热性能达到最优。对管外联合传热系数的研究,简化了工艺计算过程。研究结果为蒸发式空冷器的优化设计,以及节能优化操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较好地分析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机理,通过对现有几种地震损伤模型的分析比较,并结合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滞回特性,建立以最大变形处卸载刚度的退化和累积的残余塑性变形为破坏参数的地震损伤模型,并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模型中相关参数。同时分析剪跨比、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损伤累积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后期,随着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损伤发展加快;而随着剪跨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延性提高,损伤进程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83.
表面纳米化工业纯锆的显微组织与残余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业纯锆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机械研磨处理(SMAT),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试样表层平均晶粒尺寸和平均微观畸变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试样的横截面显微组织,利用X射线应力仪测试了试样距表面不同深度的宏观残余应力。结果表明,SMAT处理可以实现工业纯锆的表面纳米化,并且在试样的最表层形成了厚约10μm的纳米结构。试样表面平均微观畸变随着SMAT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处理时间为60 min时,平均微观畸变约为0.41%。试样表层的宏观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且表层残余压应力由表面到基体先增大而后减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σsrs先增大而后减小;最大残余压应力σmrs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约为–620 MPa;最大残余压应力距表面的距离Zm和残余压应力场深度Z0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4.
基于现场总线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Profibus-DP总线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从现场设备、控制器、PLC、上位机以及服务器等方面,介绍FCS对电气设备无扰切换控制及自动化设备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5.
86.
87.
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建于清乾隆时期,距今258年,该楼阁以其精美的建筑构造,巧夺天工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的代表之作,从中国木质楼阁的发展、演变,突出表现了大乘之阁在楼阁建筑史上的价值。让人们历史地认识形式演变的过程,从而提高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Y(NO3)3+Nd(NO3)3]复合纳米带,将PVP/[Y(NO3)3+Nd(NO3)3]复合纳米带在700℃焙烧8h,获得了Y2O3:Nd3^+纳米带。使用NH4HF2为氟化剂,经双坩埚法氟化和脱氨后得到YF3:Nd3^+纳米带。XRD分析表明,立方相的Y2O3:Nd3^+氟化后,得到了正交相的YF3:Nd3^+纳米带,其空间群为Abm2;SEM分析表明,Y2O3:Nd3^+纳米带和YF3:Nd3^+纳米带宽度分布分别为3.7±0.9μm和3.7±0.7μm,厚度分别为360nm和330nm。  相似文献   
89.
高压直流输电(HVDC)是一种新型输电技术,为更有效地诊断HVDC系统故障,本文首先对系统几种常见故障进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支持向量机(SVM)用于系统故障分类,并对不同参数下的SVM模型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VM用于HVDC系统故障诊断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
即时通信系统由于其实时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在企业、学校、政府等组织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即时通信在带来便利的同时, 其固有的一些安全弱点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保证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一些先进的安全加密算法用于通信系统来防止攻击和信息泄露. 然而这些算法在加密强度或加密速度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缺陷, 在理解了这些加密算法的局限性之后, 本文提出了一种旨在利用和组合两种加密算法最佳功能并提供比其中任何一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实时性的替代算法, 即3DES-RC4混合加密算法, 是一种具有256个字节密钥空间的算法, 算法复杂度相较于3DES算法由O(2168)提高到O(25100). 基于此算法设计了一款即时通信系统, 针对系统的加密解密功能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提出的算法的性能和强度. 并和3DES算法进行了对比, 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保留了3DES加密强度和RC4伪随机性的特征, 在加密强度和适应性等方面优于构成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