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某钢铁研究所生产的?8.3 mm×2.3 mm的GH536合金管材在入厂复验时,发现管子外壁与基体组织有差异,表现在:管子外壁出现“白圈”现象。通过组织对比分析、不同固溶温度的热处理试验,结合管材的生产工艺流程,对“白圈”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子“白圈”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管坯在轧制过程中固溶温度低、保温时间短造成基体与外壁组织不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52.
以水为发泡剂、空心玻璃微珠(HGB)为填料,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了开孔加成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泡沫隔热材料,考察了HGB用量及粒径对泡沫材料表观密度及孔隙率、隔热性能、微观形态、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用量的增加或其粒径的增大可使MVQ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大,隔热性能提高,但拉伸强度降低;添加的HGB一部分填充到MVQ泡沫材料中,一部分黏结在MVQ基体中。  相似文献   
53.
采用多孔材料硅藻土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Fe掺杂TiO_2。利用SEM和EDX技术对合成的Fe掺杂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和光降解能力高于TiO_2/硅藻土和硅藻土。约85%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染料可在240 min内被有效地吸附和降解。脱色率取决于pH值、光催化剂质量浓度和染料质量浓度等条件。此外,罗丹明B染料在日光下可能的降解途径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脱乙基、发色共轭结构的破坏、开环和矿化。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来华建筑师和中国建筑师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近现代建筑的特征描述,来梳理这段时期中国境内建筑所包含的设计要素。来华建筑师带来的设计理念实际上是西方建筑思潮的延续;中国建筑师虽然接受了西方正统的学院派教育,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从复兴中国固有式建筑潮流到设计现代式建筑时的细部装饰,这种民族精神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5.
为提升无线网络频谱利用率和增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针对下行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安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和速率最大化的稳健性资源分配算法.首先,设计人工噪声(AN)预编码矢量与合法用户信道正交,消除人工噪声对合法传输的影响.然后,考虑每个用户最小速率约束、基站最大功率约束,基于窃听信道不确定性建立AN预编码、下行数...  相似文献   
56.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D-AgNPs为球形、平均粒径13.9 nm、Zeta电位值(-14.07±0.25)mV,主要含Ag(68.96%)和Cl(15.27%)两种元素。测定D-AgNPs对两株哈夫尼亚菌生长和受QS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蛋白酶、胞外多糖、群集和泳动等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D-AgNPs对哈夫尼亚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28μg/mL,在1/16~1/2 MIC(8~64μg/mL)时可抑制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128~1/32 MIC (1~4μg/mL)时促进其生物被膜形成。对AHLs、蛋白酶产生、群集和泳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胞外多糖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证...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传统茯苓酒对脾阳虚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饮食不节、疲倦过度、苦寒泻下三因素建立脾阳虚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茯苓浸渍酒组及传统茯苓酒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大鼠体质量、肛温,并进行一般行为学观察,考察血清中D-木糖、胃泌素(GAS)含量、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γ(IFN-γ)、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脾脏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造模组大鼠的体质量、肛温分别显著下降26.21%、6.31%(P<0.05),与模型组相比,传统茯苓酒中剂量组大鼠末次给药时其体质量增长8.56%,D-木糖含量极显著升高19.47%(P<0.01)、GAS极显著降低9.54%(P<0.01),IL-6、MCP-1水平分别极显著降低12.57%、15.38%(P<0.01),IFN-γ水平极显著升高10.14%(P<0.01),其脾脏病理切片接近于对照组,红髓和白髓界限明确,淋巴细胞增多且排列紧密有序;与茯苓浸渍酒组相比,传统茯苓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P和ALT水平分别...  相似文献   
58.
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没有禁用或限量要求,而对婴幼儿及儿童来说,荧光增白剂迁移进入体内的风险很大。收集50批次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及50批次儿童口罩,进行检测分析与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纺织产品中荧光增白剂检出率为24%,儿童口罩中未检出荧光增白剂,这说明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中荧光增白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国家限量法规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维护消费市场的安全至关重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