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工业技术   3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本文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小龙潭煤矿使用的国产轮斗挖掘机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找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原因以及对轮斗挖掘机进行更新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22.
针对工程机械专用柱塞泵冲击试验的工程需求,研究了柱塞泵冲击测试技术,提出了抗冲击测试方案,建立了基于PLC和ADAM高速采集模块集成的信号采集系统,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的测试系统软件,完成了液压元件冲击测试系统的工程应用。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证明了该冲击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刮板的工艺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安装缓冲机构、增加清扫装置等方法,可有效减小摩擦磨损,减轻大块煤装载时对刮板本身、刮板与溜槽中板间的冲击,从而延长刮板和溜槽中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4.
针对超疏水涂层膜在固化过程中功能性颗粒的不受控运动以及传统的热固化能耗高、耗时长的缺点,通过对羰基铁粉进行改性,并将磁控技术和蓝光固化技术相结合构筑超疏水薄膜。分析改性剂质量比、用量、pH值以及温度对羰基铁粉改性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改性工艺;研究了磁场强度对光固化薄膜表面接触角以及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改性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1H,1H,2H,2H-全氟葵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3,质量分数为20%,pH值为6,温度为75 ℃,时间为1.5 h时,羰基铁粉表面改性效果最佳,其活化度达到96%,Zeta电位绝对值由22 mV提高至43 mV;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薄膜表面接触角不断增加,当磁感应强度为75 mT时,超疏水薄膜的表面接触角达到157.6°,滚动角为6°,符合超疏水标准。  相似文献   
25.
在聚光器和接收器之间加入“光漏斗”匀光器来实现砷化镓(GaAs)电池表面能流密度的均匀分布。根据蒙特卡洛射线法和照射在接收器表面能流密度相同的原理,设计“光漏斗”匀光器。聚光器开口半径为1600 mm,焦距为1700 mm,Tracepro仿真结果显示接收器表面能流密度的均匀度为98.51%,实验显示均匀度为95.05%,仿真值与实验值相近。根据GaAs电池输出电量最大化来确定电池芯片的布置范围,仿真结果得到在半径为36 mm内布置电池芯片,与实验值39 mm相近。  相似文献   
26.
东方1-1气田在垂深为1 350 m左右的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过程中,表层乐东组、莺歌海组一段地层极易出泥球;水平段储层莺歌海组二段钻进摩阻扭矩大,且存在压力衰竭,极易发生井漏;储层埋深浅,地层成岩性差,井壁易失稳。针对以上钻井难题,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在非储层段改变以往钻井液作业模式,探索性地使用海水聚合物体系,保证非储层段泥岩充分水化;在储层段引入纳米可变形封堵剂PF-Greenseal优化无固相钻井液屏蔽暂堵性能,同时配合使用成膜封堵剂PF-LPF及高效润滑剂PF-Greenlube,成功解决了泥球、井漏、摩阻扭矩大、井壁失稳等难题,形成了一套东方1-1气田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液作业模式。现场3口调整井应用结果表明,非储层段钻进机械钻速由41~64 m/h提高到85 m/h左右,同时可降低50%钻井液成本;储层段井壁稳定,井径扩大率低于3%,扭矩低,储层保护效果好,3口井测试表皮因数接近0。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油气田钻井作业提供钻井液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7.
王成龙 《建筑知识》2014,(7):408-408
根据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和特性,结合当地工程实例,介绍旋喷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具体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情况,说明高压旋喷桩在实际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根据新城金矿新主井井筒穿过的岩石性质和岩体特征,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工程现场所具有的设备条件,对新主井爆破设备选型、炮孔空间布置、相关参数选定以及爆破施工过程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周边光面爆破、深孔爆破和等深锅底形布孔在深竖井开挖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并设计出合理的爆破参数。阐述了保证新城金矿深竖井开挖有效进行的施工方案,总结了新城金矿深竖井施工爆破的关键技术要素,在新城金矿新主井深孔爆破中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也可为类似深竖井深孔爆破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9.
高温钠热管是热管堆中进行非能动热量传输的核心部件。为深入理解热管内工质钠的蒸发机理及气液交界的传热传质特性,用分子动力学软件LAMMPS模拟了600 K下钠的蒸发,统计了质量调节系数,定为0388 7。随后变更壁温,打破体系内热质输运平衡,进行非平衡态模拟,观察液膜变化,求解气液交界处的净蒸发通量和换热系数。结果表明,9~10 ns后,底部的液膜厚度、气液交界处的净蒸发通量及换热系数分别在01~052 nm、003~007 kg/(m2·s)、22~39 kW/(m2·K)范围波动,此时上部液膜厚度在6 nm左右,其气液交界的净蒸发通量在10-4量级,换热系数为0028 kW/(m2·K),至末期降为0003 5 kW/(m2·K)。本文为钠热管启动阶段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0.
热管反应堆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固有安全性高等优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本文采用CFD方法对热管反应堆模拟装置进行了稳态工况下的热工水力特性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热管各测点温度相对误差不超过5.5%,温差发电器热端各测点温度相对误差不超过3.1%,证明了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研究为热管反应堆的数值模拟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