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2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Pv4地址的耗尽,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建设传统IPv4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IPv6测试实验室建设,本文主要研究了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IPv6测试实验室的建设问题,在测试实验室中配置和测试Win2008 Server和win7的IPv6协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完成一系列任务,即可从一个IPv4-only的测试实验网络架构,到混合的IPv4-only和IPv6-capable的架构,到最后IPv6-only的设施。本文IPv6测试实验室的建设将辅助开发ipv6应用程序或把现有程序修改为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32.
远红外碳化硅辐射加热反应釜采用lCrl8Ni9Ti作发热体,以SiC远红外辐射板为传热体.由于SiC表面涂有远红外涂料为辐射体,具有散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它在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温度控制要求不太高的环境,直接用具有上、下限报警输出的数字显示仪表控制发热体的电源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当应用场所在温度控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设定值时,或加热系统的热容量较大,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又较高时,应用具有上下限报警输出功能的数字显示仪表就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Span-80乳化剂生产过程的温度.  相似文献   
33.
针对CCSDS标准中近地通信的LDPC码,为了提高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译码器的吞吐率和资源利用率,设计实现了一种低复杂度高速并行译码器。译码器整体采用流水线结构,通过改进校验节点与变量节点的更新方式,在不增加运算复杂度的情况下使信息处理所消耗的时间更短,压缩单次迭代所需时间,提高了译码器的吞吐量。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实现平台,仿真并实现了基于归一化最小和算法的(8176,7154) LDPC译码器。结果表明,当译码器工作频率为200 MHz、迭代次数为10次的情况下,译码吞吐量可达到160 Mbit/s,满足大多数场景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4.
采用免模板水热法和500℃下的热处理过程制备了Co3O4-NiO复合材料.通过TG-DSC、XRD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Co3O4和NiO的晶型分别为立方相和菱形结构,而且还具有特殊的花状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在6mol·L-1的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3O4-NiO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赝电容储能特性,比电容可达362.5F·g-1.  相似文献   
35.
文中建立了超声波和PVT同步检测装置,检测了聚丙烯(PP)的凝固行为。测得了不同压力下超声波振幅或波速与温度关系的曲线,曲线具有相似性,能够定量分析特征结晶温度和压力对结晶的影响。按照温压等效原理,对波速曲线按照固态和液态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发现两态下平移因子不同,结晶区接近固态的;绝对结晶峰温度相对熔融峰温度随压力变化接近指数衰减规律。相对于动态扫描量热学(DSC),超声波扫描热学(USC)直接测量物料,可在高压条件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36.
The radiative capture re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uclear astrophysics. We have indirectly measured the astrophysical S(E) factors for some proton capture reactions and reaction rates for several neutron capture reactions with one nucleon transfer reactions at HI-13 tandem accelerator in recent years. Some of them are compiled into IAEA EXFOR database and JINA REACLIB project, and used in the network calculations of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and type-I X-ray bursts.  相似文献   
37.
This paper reports on two nuclear astrophysics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Ruhr University. In a 12C+ 12C fusion reaction, the 12C(12C, α) 20Ne and 12C( 12C, p) 23Na reactions were studied in the energy range of E = 2.10 MeV to 4.75 MeV using γ-ray spectroscopy. The deduced astrophysical S(E) factor exhibited a new, strong resonance at E = 2.14 MeV, which lay at the high-energy tail of the Gamow peak. The resonance increased the reaction rate of the α-channel by a factor of five near T = 8 × 10~8K. The electron screening in d(d, p)t was studied for a series of deuterated metal, insulator and semiconductor targets.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performed with a gaseous D2 target, a large effect was observed in most metals, while a comparatively small effect was found in the insulators and semiconductors. Subsequentl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electron screening in the d(d, p)t reaction was studied for the deuterated metals Pt and Co. Enhanced electron screening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se data represent the first observa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a nuclear cross section.  相似文献   
38.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在冷轧钢表面制备复合纳米硅烷膜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塔菲尔曲线研究了硅烷膜在3.50%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与自腐蚀电位。实验表明,形成复合纳米硅烷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为40℃、水解时间为8h、水解溶液的pH为10、水解溶液各组分的体积比为V(y-APS硅烷):V(乙醇):V(水)=7:22:75、浸涂时间20min、固化温度90℃、固化时间20min。纳米材料最佳用量为0.3g·L^-1。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存在与不存在纳米材料的硅烷膜的耐蚀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在相同超电势下存在与不存在硅烷膜的冷轧钢在腐蚀前后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硅烷膜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纯y-APS硅烷膜。  相似文献   
39.
姚金华  郭冰  李祥祥  王丽芝  关建宁 《印染》2012,38(13):5-8,11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十八酯(SA)为原料,采用偶氮二异丁氰作为引发剂,在乙醇介质中,共聚生成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羧基电荷密度的聚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十八酯(MA-AA-SA)三元共聚物PMAS,并将其用于腈纶织物染色后的皂洗工序中.通过探讨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皂洗剂用量等因素对皂洗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为:m(MA)∶m(AA)∶m(SA)=2∶6∶2.5,ω(引发剂)=2.5%(相对于原料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7h;应用试验表明,PMAS用量为2 g/L时,皂洗效果最佳,织物皂洗后湿摩擦牢度达4~5级,干摩擦牢度达5级,且具有良好的防沾色性能.  相似文献   
40.
郭冰松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7):104-104,106-109
本文通过分析广电分前端机房的建设管理特点,结合三网融合背案下的业务发展需求,主要介绍了珠江数码构建分前端机房建设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做法,希望籍此为广电在基础网络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