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3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大庆油田低渗透油层注水伤害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通过天然岩心的注水伤害实验,总结出了低渗透率油层条件下,注入水中悬浮物粒径、悬浮物含量、含油量、硫酸还原菌含量与岩心渗透率下降幅度的关系.分析实验结果得出:①对于空气渗透率低于50×10-3μm2油层,要使注入水不对油层产生较大伤害,注入水中的悬浮物粒径应小于1.6μm,悬浮物含量低于3mg/L,含油量低于8mg/L,硫酸还原菌含量少于100个/mL;②按照注水标准严格控制注水水质,注入水对地层的伤害程度不明显,注25倍孔隙体积的注入水后,油层渗透率的下降率一般不会超过30%;③超标注水将会对油层造成伤害,伤害后的油层再注入达到水质标准的合格水,油层渗透率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332.
潘雨婷  熊先青  张江 《家具》2023,(3):107-110+57
对M公司板式定制家具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进行优化,以改善车间生产线不平衡问题。通过汇总板件加工流程中各工序的平均作业时间,找出耗时最长的瓶颈工序并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秒表测时法总结出操作员与设备在一个加工周期内的作业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人员与设备协同工作效率的提升方向。根据ECRS原则优化操作流程,从生产系统模式、操作区域设计和操作流程3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采用以上方案后,瓶颈工序的平均作业时间从82.98 s减少至50.39 s;生产线平衡率从56.54%提升至68.50%。由此可见,以上方案对规范员工操作、提升生产线平衡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33.
近年来,为推行线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发展,各地已逐渐扩大范围采用装配式微型桩基础。尽管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钻孔灌注桩或挤土预制桩的承载特性、破坏模式等研究成果较为成熟,但在输电线路领域,装配式微型桩基础作为一种新技术进行推广,从成桩工艺上与传统灌注桩或者挤土预制桩仍有所区别。结合室内模型桩试验和现场足尺试桩成果,对装配式微型桩基础单桩承载力从抗拔承载力、抗压承载力、水平承载力以及群桩计算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梳理,提出了微型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供后续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34.
针对当前无线通信系统对高效射频功放技术的实际需求,梳理了射频开关功放(SMPA)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比了不同结构射频SMPA的应用特性。在此基础上,首次采用多比特带通Delta–Sigma调制器(BPDSM)和多电平SMPA,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电压型D-类(VMCD)功放的全数字发信机架构,并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器件和分立元件实现了全数字发信机。硬件测试结果表明,30~88 MHz超短波频率下,系统平均输出功率为15.2 W,效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35.
为确保乏燃料干式贮存安全,必须有效地散出乏燃料衰变热。本文对卧式混凝土模块(TC)和内置乏燃料贮罐(DSC)在4个通风口发生不同程度半堵塞情况下的热工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部分通风口半堵塞情况下,乏燃料贮罐内各个部件的温度均在相关法规标准限值范围内,乏燃料贮罐内的热量可被有效导出;混凝土结构温度超出法规限值,需设置合理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并清除堵塞。  相似文献   
336.
兼具优良吸能特性和高阻尼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采用“均混-压制-脱溶-烧结”的四阶段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三维通孔的TiNi多孔材料,并以TiNi多孔材料为基体,基于真空负压渗流技术制备新型Acrylic/TiNi复合材料。内耗测试表明:新型复合材料阻尼能力远高于相应的多孔材料,尤其在室温附近。分析表明,复合材料阻尼能力的提高除与Acrylic的本征高阻尼有关,还与复合材料的多孔TiNi基体和Acrylic之间新增的大量界面阻尼有关。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Acrylic/TiNi复合材料可实现和TiNi多孔合金相近的能量吸收效率,这源于复合材料更长且更光滑的压缩平台区。此外,增强相Acrylic的充分渗入,极大提高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屈服强度。压缩形变机制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吸能特性的综合提高与压缩过程中TiNi多孔基体和Acrylic填充物之间相互补偿和耦合有关。  相似文献   
337.
针对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大型设备进场难问题,提出一种预制微型桩基础,完成了基础型式开发与关键施工工艺研究,并经过工程试点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基础通过微型预制管桩与预制承台的装配式连接,能充分发挥钻孔桩与预制桩的优点,便于小型机械设备进场、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显著提升施工机械化程度,大幅缩短施工及养护周期,明显降低现场安全风险,且大规模推广后比传统基础节约工程造价约5%~10%,在输电线路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8.
兼具优良吸能特性和高阻尼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采用“均混-压制-脱溶-烧结”的四阶段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三维通孔的TiNi多孔材料,并以TiNi多孔材料为基体,基于真空负压渗流技术制备新型Acrylic/TiNi复合材料。内耗测试表明:新型复合材料阻尼能力远高于相应的多孔材料,尤其在室温附近。分析表明,复合材料阻尼能力的提高除与Acrylic的本征高阻尼有关,还与复合材料的多孔TiNi基体和Acrylic之间新增的大量界面阻尼有关。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Acrylic/TiNi复合材料可实现和TiNi多孔合金相近的能量吸收效率,这源于复合材料更长且更光滑的压缩平台区。此外,增强相Acrylic的充分渗入,极大提高复合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屈服强度。压缩形变机制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吸能特性的综合提高与压缩过程中TiNi多孔基体和Acrylic填充物之间相互补偿和耦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