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2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Hamilton力学,从分子动力学角度建立了针对地震波传播的空间离散的准粒子体系,在该体系中各个粒子仅与上、下、左、右和4个对角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且认为其作用力和相对位移呈近似线性关系,给出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并将该体系变换至Hamilton系统。在时间离散上,通过在二阶辛格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修正辛格式,该格式具有三阶时间精度,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其数值频散和稳定性。修正辛格式所有的系数均为正系数,符合时间演进方向,且具有长时间计算能力。为了测试修正辛格式和空间准粒子体系的准确性,利用拉梅问题验证对弹性波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为了测试稳定性,选取Sigsbee 2B速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辛格式在数值频散压制和数值稳定性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为提高摘酒酒精度,稳定基酒质量,达到分段摘酒的目的,该研究以酒精水溶液密度、温度、酒精体积分数关系为映射,利用最 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密度、酒精度和温度的最优模型,以音叉密度计监测基酒密度,通过模型转换为酒精度后,对比实测酒精度与 预测酒精度之间的差异,并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段摘酒装置。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平均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 1.36~2.84、2.2%~6.5%,无显著波动性差异,稳定性良好。 该模型配合分段摘酒装置,为白酒工业提供了一种摘酒技术手段,有利于 提升摘酒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23.
“大数据”物探时代下,为了进行高速度、多通道的地震数据采集工作,对数据采集驱动展开研究。针对多路并行地震数据采集应用层驱动存在系统调用频繁、硬件控制实时性不高以及数据采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总线设备驱动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将数据采集的实时和非实时操作分离且将简化系统调用过程到内核直接实现,实现了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多路并行ADC内核驱动,支持1路SPI接口驱动多路32位精度△-Σ型的ADS1282外设。在i.mx6q平台上实际测试表明,相比于传统应用层驱动,本内核驱动能实现3路并行ADS1282数据采集,引入噪声少,且大大减少了系统调用量,提高了硬件控制的实时性,完成单次地震文件采集耗时减少了90 ms,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24.
钙铁煤分析仪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成功应用。它集核仪器、核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于一体,可以同时快速分析水泥生、熟料中的氧化钙、氧化铁及煤的百分含量,还可联机使用,形成分析、配料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建材行业的技术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拟就钙铁煤分析仪的应用原理、方法、技术现状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等问题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5.
中子探测中,由于存在非弹性散射和慢中子捕获等作用,形成了n/γ混合辐射场,增加了中子探测的复杂性。有机闪烁体因其闪烁效率高、衰减时间短、探测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中子探测。脉冲形状甄别是根据有机闪烁体中粒子衰减时间不同引起的脉冲形状差异来甄别n/γ的关键技术。传统脉冲形状甄别方法包括时域和频域甄别方法;近年来,各种机器学习技术也相继应用于n/γ甄别,并取得较好效果。为了更好地使用有机闪烁体和n/γ甄别方法进行中子探测,我们从有机闪烁体的发光机理、脉冲形状甄别原理、有机闪烁体类型及n/γ甄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综述,并总结了有机闪烁体和n/γ甄别方法的各种性能评价指标。最后,对有机闪烁体和n/γ甄别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层析伽马扫描(TGS)是一种先进的核废物桶无损检测技术,通过γ探测器对核废物桶进行扫描,可准确地实现核废物桶内放射性核素的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然而,在未知桶内介质情况下,传统固定探测时间的扫描方式可能导致能谱计数不足,限制了对废物桶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峰净峰面积实时反馈的核废物包装体自适应扫描方法,并设计实现了阵列探测器层析γ扫描自适应检测软件系统。软件基于WPF平台和MVVM开发框架,使用西门子S7-12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计自动检测流程,实现对扫描过程的自动精准控制。实验测试中,使用137 Cs放射源对桶内三种不同介质进行透射检测和图像重建,同时对软件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准确重建出桶内介质空间位置分布,有效提高了核废物桶的检测效率,为核废物桶快速扫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以高庙子膨润土作为吸附介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高庙子膨润土在不同水相环境中对核素239Pu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接触时间、水相pH值、离子种类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对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达到99%以上,且吸附速率较快,4 d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水相pH值增大,膨润土对钚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水相中CO32-、Fe3+和Ca2+对钚吸附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当离子浓度小于0.02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Kd值逐渐减小;当离子浓度大于0.02mol/L时,分配系数Kd值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8.
以小曲清香型白酒为例,对自动化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基于FCS设计的硬件系统为基础,对现场控制层的所有执行机构进行管控,并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上层监控软件。监控软件采用力控组态设计,并嵌入管理数据库。根据生产工艺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原粮存储、曲药制作、原粮蒸摊、上甑蒸馏和发酵管理5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括过程操控界面和监控数据界面两部分,实现分区监测、综合数据分析、全局决策、分散控制。  相似文献   
29.
基于无线数据采集技术的弹性波测量仪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勘探环境的日益复杂带来了弹性波测量仪的数据采集与传输难题.采用高精度ADC设计数据采集单元,nRF无线收发集成芯片设计数据传输单元,实现弹性波测量仪的无线数据采集.仪器在"5.12汶川地震"某地质区域进行了地质勘探应用实验研究,找出了某处隐伏断层,结果表明:该成果打破了传统的有线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便携式工程勘探,作业时间缩短到传统测量仪的1/3,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针对真空度对α能谱分析中峰位、能量分辨率及探测效率的影响,开展了基于自主研发的便携式α谱仪真空度影响特征试验研究,在保证其它实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六种真空状态下的239Pu标准面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α能谱峰位、能量分辨率与真空度呈线性关系,随真空度增大,能谱峰位线性增加,能量分辨率随之线性变好;探测效率随真空度指数规律增加。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分别建立了三者与真空度之间的影响特征方程。建议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真空度,提高谱仪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