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阐述了生物燃料中不同含氧物的加氢脱氧机理,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生物燃料加氢脱氧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也包括负载贵金属、负载金属碳化物、负载金属氮化物和非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该领域未来研发趋势是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耐水、抗积碳、稳定的复合载体负载多元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利用FLAC3D的数值计算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形式和土钉支护形式的工作机理进行对比研究,重点研究二者在限制坡体位移、支护结构受力等方面的差异,并初步讨论了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破坏机理、预应力锚索与土钉的协同作用机制等问题,为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中学化学原子结构的重点内容,也是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讲好"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一节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4.
刘红岩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0):1931-1931
正针对李列列博士对文献[1](以下称原文)提出的问题,首先代表该文的全体作者向李博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在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复查的基础上,笔者发现确实是原文计算存在错误,李列列博士的计算结果是正确,原文中的式(22)应为  相似文献   
95.
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是目前关系到城市基坑能否安全、经济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难点和热点课题。在前人提出的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现场实测地表沉降曲线计算基坑开挖对引起临近地下管线位移的方法,弥补前人假定地下管线上方地表沉降曲线为抛物线的不足,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最后通过一个工程...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龙门石窟区开挖爆破地震效应的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确定了该地段的爆破震动参数,并运用回归理论提出了确保龙门石窟安全的振速公式,同时通过对实测波形进行频谱分析确定出了该地段爆破地震的主频范围,为综合判断爆破震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刘红岩  朱月健  沈立晋 《山西煤炭》2002,22(2):43-44,47
在分析露天台阶爆破时台阶坡面岩石爆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台阶爆破前排抵抗线长度计算模型,从而推导出计算合理前排抵抗线长度的近似公式,可供爆破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8.
在分析土体饱和渗流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对采用不同止水挡墙的基坑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止水挡墙长度的增加及渗透系数的减小,基坑内部降排水对外侧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基坑底部的渗流量、垂直流速和水力梯度等都随着距支护墙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逐渐趋于稳定.计算结果还表明,计算模型尺寸对计算结果也有影响,但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大,其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9.
基于FLAC~(3D)数值计算软件,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及节理单元对含多裂隙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多裂隙长度、倾角、间距、排距及副裂隙长度对岩质边坡的临界滑面和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隙长度的增加,临界滑面会随着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边坡安全系数也会随之明显降低;在裂隙分布较密时,裂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临界滑面的形成,但当间距或排距不断增大时,其影响越来越不明显;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会随着裂隙倾角的变化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规律变化,当倾角与边坡角度相近时,边坡安全系数达到最小值;当裂隙为交叉裂隙时,其对临界滑面和边坡安全系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说明裂隙的形状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岩石力学特性预测对寒区岩体工程的设计与运营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研究仅能直接获得岩石孔隙度等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规律的不足,基于FLAC~(3D)软件提出了能够预测冻融循环后岩石力学特性的数值方法。首先基于应变软化模型进行了完整岩石的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其次利用随机分布函数建立不同孔隙度的岩石数值计算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单轴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等随孔隙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随着孔隙度的增加即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