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低剂量辐射抑制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低剂量辐射对高剂量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抑制作用的免疫学机制,采用4次1.75GyX射线全身照射C57BL/6J小鼠诱发胸腺淋巴瘤模型,检测不同辐射剂量照后1个月小鼠脾脏NK细胞毒活性及其IL-2和γ-IFN分泌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TNF-α分泌活性。结果显示每次1.75Gy照射前12h接受75mGy照射小鼠,上述免疫功能均比单纯1.75Gy照射组增强,且接近假照射组小鼠。提示低剂  相似文献   
22.
Egr-IFNγ重组质粒的构建和在B16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鼠IFNγ cDNA基因连接到Egr-1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Egr-IFNγ重组质粒,利用质脂体介导转染B16细胞,用ELISA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IFNγ表达的剂量效应和时程。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20Gy和2Gy照射组高于其它实验组(p<0.01)。26y照射后6h IFNγ表达量最高(p<0.01)。转染后的B16细胞每隔24h接受2Gy x射线照射,结果显示第一次照射后表达量最高(p<0.01),然后逐渐降低。结果提示电离辐射可激活Egr-IFNγ重组质粒,并调节IFNγ基因表达,这项研究可能对肿瘤治疗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低水平辐射致癌效应的阈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铮 《辐射防护》2008,28(6):349-361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电离辐射致癌剂量效应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放射生物学研究资料,重点讨论辐射致癌是否存在阈值的问题。介绍了国际学术团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论述以及美国能源部低剂量辐射研究10年计划(1999—2008年)迄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X射线诱导CREB活化及其与cAMP通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内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和cAMP/cGMP比值的变化,并探讨照射后CREB的活化与cAMP通路的关系。采用电泳移动变化分析及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分别检测了胸腺细胞内CREB的DNA结合活性和cAMP,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剂量照射(0.5-6.0Gy)诱导CRE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升高,2Gy照射后最显著;cAMP/cGMP比值也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增加,0.075Gy照射后,CREB的DNA结合活性短暂下降后轻度增强,cAMP/cGMP比值下降,24h达最低值。说明低水平辐射诱导的CREB活性短暂下降后的轻度增强,可能不通过cAMP通路,较高剂量X射线诱导的CREB DNA结合活性的明显增强。则主要通过cAMP通路。  相似文献   
25.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巨噬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体外照射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1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身照射和体外照射时2GyX射线诱导CD80表达增高均较0.075Gy为早,而CD86对两种剂量的反应无明显区别,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CD80和CD86的表达无论全身照射或体外照射时均在0.075Gy 剂量点出现峰值,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剂量则全身照射高于体外照射。实验结果显示,B7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参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和寡核苷酸竞争抑制方法检测小剂量X射线对小鼠免疫细胞基因转录水平调控的影响。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h,脾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转录因子CREB及NFkB与其基因启动部位增强子控制序列的结合活性,分别增强7倍及5倍。胸腺细胞核蛋白提取物CREB、NFkB及AP1的结合活性分别增强6倍,4.3倍及2倍。而SP1、GRE及OCT1无明显变化。竞争抑制试验证实CREB及NFkB与控制序列为特异性结合。提示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选择性地激活免疫细胞CREB、NFkB及AP1,通过与增强子控制序列位点的结合,形成特异的诱导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27.
龚守良  刘树铮 《辐射防护》1991,11(3):187-192
本研究应用 Wistar 雄性大鼠,接受10Gy X 射线睾丸局部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23、63及97天处死,观察下丘脑内源性阿片肽、垂体和睾丸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试图阐明电离辐射神经内分泌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照射后1天,下丘脑β-内啡肽(B-EP)含量明显增加,而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丸酮(TS)及睾丸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照射后23天,β-EP 下降,并低于对照组,而 LH、FSH、TS 及 cAMP 明显高于对照组;照射后63天,β-EP 仍维持照射后23天的水平,亮氨酸脑啡肽(L-Enk)明显降低,LH 和 FSH 仍持续增高,而 TS 和 cAMP 明显低于对照组;照射后97天,LH 和 FSH 回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S 和cAMP 仍持续降低,睾丸组织发生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8.
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方法检测p16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表达,观察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的EL-4细胞pi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证实pi6基因转录表达在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2.0Gy x射线照射后2-48h,EL-4细胞p16mRNA水平增高,照射后72h恢复正常水平.P16蛋白表达于照射后2h开始增高,照射后12h P16蛋白表达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剂量-效应实验表明,0.5-6.0Gyx射线照射后12h,EL-4细胞p16mRNA水平明显提高.2.0、4.0、6.0Gy组P16蛋白表达均非常显著增加(分别P<0.01).研究证实,电离辐射能够诱导EL-4细胞p1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高,其增幅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提示辐射诱导pi6基因转录表达增加在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小鼠全身照射后辅佐细胞与脾淋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鼠全身照射后,分别获取腹腔巨噬细胞、脾辅佐细胞及脾淋巴细胞,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75mCy照射可增强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0Gy照射使其明显降低。5次细胞贴壁去除辅佐细胞后,其对ConA的反应性明显减弱,并且受低剂量照射后的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辅佐细胞可以增强受低剂量照射后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IL-2的产生。  相似文献   
30.
电离辐射诱导金属硫蛋白在小鼠免疫器官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电离辐射对金属硫蛋白(MT)在免疫器官中表达的影响.采用放射性109Cd血红蛋白亲和分析法检测组织中MT含量.观察0.5、2、4、6GyX射线全身照射后16h,及4Gy全身照射后0.5、2、4、8、16、24、48、72h,昆明小鼠胸腺及脾脏中MT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0.56Gy剂量范围内胸腺中MT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其中,4Gy和6Gy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Gy X射线照射后848h胸腺中MT含量显著增高(p<0.05 p<0.001).然而,量效及时效研究均未见脾脏中MT含量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X射线能诱导MT在免疫器官中表达,但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