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医药卫生   157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与集成电子探测器在不同迭代重建强度下对直径≤3 mm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7枚内径3 mm或2.5 mm支架,释放于模拟冠状动脉血管的体外模型中,行配有Stelllar光子探测器的双源CT冠状动脉前瞻扫描,层厚0.5 mm,按迭代重建强度Strength 1~4重建分为4组。对4组图像行双盲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7),Strength 2组获取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34、0.046、0.015)。Strength 2组ALN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3、0.009、0.005)。各组支架管腔内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迭代强度增加,噪声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直径≤3 mm支架,联合SAFIRE迭代强度2与集成电子探测器获取的图像质量整体最佳,可为临床提供质量更好的支架图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从2009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瑞安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慢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慢性功能性便秘6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莫沙比利5mg/次,每天3次,餐前0.5h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胶囊0.42g/次,每天3次,2组患者均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NO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S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升更为显著,而血浆NO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有22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3.8%,而对照组患者有16例显效,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患者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1例稀便,1例腹痛;而对照组患者则出现3例稀便,2例腹痛,然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在治疗中未给予处理而症状自行消失。随访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有1例复发,而对照组有4例出现复发。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便秘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浆SP和NO的水平,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夹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颅外段颈动脉夹层患者9例,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术后血管狭窄及夹层动脉瘤改善情况,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随访3个月到1年。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均≤30%,患者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75.0±17.6)%降低至(15.8±9.2)%,夹层动脉瘤均消失,支架置入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缺血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围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脑卒中,无手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随访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例患者可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4.
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的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患者10例.评价手术前后侧凸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顶椎旋转度(Nash-Moe法)及顶椎偏距等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躯干偏移术前平均2.17(0.5~8.0)cm,术后平均1.41(0.5~3.5)cm;顶椎旋转度手术后平均改善1°;顶椎偏距术前平均4.57(1~8.1)cm,术后平均2.14(0~5.5)cm.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88°(49°~110°),术后平均42°(10°~90°),矫正率为46.38%(18.18%~81.54%),最后一次随访平均46°(11°~96°),平均丢失4°.胸椎后凸术前平均20°(-10°~52°),术后平均23°(0°~3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24°(0°~35°).5例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后凸85°纠正至术后的平均后凸10°.共有3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假关节予密切随访,1例出现右股前区皮肤麻木经对症治疗1周后消失,1例腰段失代偿者行后路翻修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三维矫形器械可以对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进行有效地矫正.手术治疗的要点是充分考虑矢状面畸形的矫形、注意腰段或腰骶段的硬脊膜扩张、良好的植骨融合以及术后确切的外固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筛选合适的保持人表皮干细胞特性的体外培养基,并观察其生物学性状. 方法按不同培养基分组,配制FAD培养基和FAD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培养基,即FAD、FAD1、FAD2、FAD3等组,以及角质化细胞专用无血清培养基(keratinocyte-SFM,K-SFM),同时应用同一个体的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作滋养层,培养人表皮干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及MTT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在体外培养扩增表皮干细胞后,利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分析、BrdU检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人表皮干细胞在FAD组中生长良好,加入bFGF可进一步改善细胞的生长状态.扩增后细胞检测提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呈典型的克隆性生长,生长周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人表皮干细胞80.2%处于G0/G1期;透射电镜观察见其细胞器少,细胞核浆比大. 结论加入bFGF的FAD培养基并同时利用滋养层,更适合人表皮干细胞的生长,在稳定状态下是一种处于静止期的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6.0%,例次感染率为6.5%,高发时间段平均在入院约23d;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高龄、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与衰老抗病能力差、住院时间长等多因素有关,加强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7.
9666例鼻咽喉部肿瘤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鼻、咽、喉肿瘤发病的年龄、性别、部位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华西医院病理科在1984~1999年间全部经病理诊断的9666例鼻、咽、喉肿瘤组织学类型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①良、恶性肿瘤之比为1:8.6,在鼻咽部为1:62.0;②良性肿瘤21种,以乳头状瘤、血管纤维瘤和血管瘤多见;③恶性肿瘤25种,癌和肉瘤之比为11.98:1,以分化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最多见;④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良性肿瘤者约长10岁,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⑤良性肿瘤以口咽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鼻咽癌为主,肉瘤以鼻腔淋巴瘤最常见。结论 鼻、咽、喉肿瘤的发病年龄、性别和部位与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发病的重度子病前期的临床特点其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例资料共计109例。按照发病孕周划分为3组:Ⅰ组〈32W,19例;Ⅱ组:32~34W,23例;Ⅲ组:≥34W,67例。分析指标包括血压、尿蛋白、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等。结果: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0.01)。各组围产儿死亡率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周是影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发病孕周越早,母婴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脓毒症心肌损伤中活性氧(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诱导SD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CLP)组、脓毒症+硫氢化钠(NaHS)(CLP+NaHS)组。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功能,检测大鼠血浆H2S的水平;通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以及ROS染色评估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源性硫化氢合成酶半胱硫氨酸-γ-裂解酶(CSE)、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表达变化,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磷酸化(p)-激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p-肌醇需要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变化。   结果  脓毒症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降低(P<0.05),血浆H2S降低(P<0.05),血浆H2S与LVEF和LVFS呈线性相关(r2=0.62、r2=0.64,P均<0.05)。脓毒症组大鼠ROS水平明显增强,LDH水平增高(P<0.05),MDA表达增强(P<0.05),GSH表达下降(P<0.05);在HE染色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水肿,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线粒体明显损伤,可见线粒体水肿,嵴结构溶解等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E、3-MST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p-PERK、p-eIF2α、IRE1α、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0.05)。NaHS处理后,LVEF和LVFS升高(P<0.05),血浆H2S升高(P<0.05)。心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HE与透射电镜显示心肌形态学有改善,线粒体损伤减轻,CSE、3-MST水平升高(P<0.05),p-PERK、p-eIF2α、IRE1α、CHOP蛋白表达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有所下降(P<0.05)。  结论  H2S通过抑制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减少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0.
病 例 患者,女,72岁.主因"双下肢浮肿1年余,发热、咳嗽1周",2005年12月22日以"慢性肾衰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患者2003年2月初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至某医院就诊,查尿PRO( ),肾功能正常(具体结果不详),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2003年3月14日首次进行肾活检,免疫荧光:IgG( )、IgA(±)、IgM( )、C3( )、FRA( ),沿毛细血管壁颗粒样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