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2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人P56蛋白及其各种缺失突变体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干扰素诱导蛋白P56及其各种缺失突变体的酵母表达质粒.方法干扰素诱导HT1080,提取mRNA、RT-PCR获取P56全长及各种缺失突变体的cDNA,以酵母表达质粒pCADT7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结果诱导的HT1080中抽提出P56的mRNA、RT-PCR扩增出P56全长cDNA片段,大小与预期值一致约1 500 bp,以P56全长cDNA为模板PCR获得P56各种缺失突变体并插入pCADT7;正确构建了各种pGADT7-P56酵母表达重组质粒.这些质粒DNA测序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结论P56全长及各种缺失突变体酵母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56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恶性度高、易发生早期播散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且传统化疗未见生存获益。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对HCC的发病机制和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细胞内信号通路失调,最终导致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是肝细胞癌变的主要机制之一,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5.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相似文献   
176.
177.
<正>患者,男,62岁。因间断腹痛1 d,便血400 ml于2012年3月13日9时急诊入科。既往于3个月前行胃癌根治术,分期为T_4N_3M_0已行辅助化疗2周期。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示轻度贫血。入院后胃肠镜检查未见出血点,3 d内无便血。16日19时开始间断便血,共约3 000 ml,予扩容、止血、输血等无效,17日12时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见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显影,行明胶海绵超选栓塞,6 h后再次便血,总量约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留取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中SOD、MDA、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HFHD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升高,MDA、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OD、MDA、CRP、IL-6、TNF-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可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DA、CRP、IL-6、TNF-α水平,进而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9.
上消化道显性出血的病人 ,在治疗过程中 ,部分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 ,我院 1993年~ 1998年共中转手术上消化道大出血 2 3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19例 ,女 4例。年龄 39~ 74岁 ,平均 6 4岁。入院症状 :呕血 6例 ,黑便 11例 ,二者兼有 6例。出血量估计 2 0 0~ 80 0ml,血红蛋白测定 6 8~ 12 0 g/L ,血压 13/ 8~2 1/ 12kPa(1kPa =7.5mmHg) ,脉博 6 4~ 10 0次 /分。中转手术时间 1~ 10天 ,平均 5 5天。术前急诊胃镜检查 2 0例。出血病因 :胃溃疡 8例 ,十二指肠溃疡 3例 ,胃癌 12例。治疗 :2 3例均急诊手…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评价抗心衰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崇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左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评价早期抗心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早期抗心衰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严格控制液体滴速和液体总量、速尿推注和调整晶胶体比例等.对照组为崇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左心衰,而未行早期抗心衰治疗的患者.结果 12例经早期抗心衰治疗的患者全部好转出院,其中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并发轻至中度肝肾功能损害;10例未经早期抗心衰治疗的患者,8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有创呼吸机治疗后,其中2例早期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后期死于腹腔脓肿感染,存活的6例患者均并发胰腺假性囊肿,4例并发中度至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结论 抗心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延缓或消除ARDS,未重视或早期抗心衰治疗不及时,易导致ARDS,加重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使其病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