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病毒性疾病,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我科自2002-2004年采用He—Ne激光并超短波治疗该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 观察CUL4B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40例结肠癌及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中CUL4B mRNA的表达量,比较两者表达差异.构建pEGFP-N1-CUL4B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质粒转染HCT116细胞,运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研究CUL4B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40例结肠癌组织中CUL4BmRNA表达水平△Ct为13.21 ±1.33,对应正常组织表达水平△Ct为18.61±1.86,结肠癌组织中CUL4B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CUL4B可显著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HCT116-GFP-RKO组与阴性对照组、亲本细胞组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L4B在结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且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株的增殖功能,可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铜绿假单胞菌是机会致病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正常人的呼吸道、皮肤、肠道中 ,可引起很多部位感染。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我院于 1998— 0 1~ 2 0 0 1— 12共分离出 86株铜绿假单胞菌 ,现将其耐药性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采集我院住院患者痰、中段尿、脓液、创面分泌物等。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86株铜绿假单胞菌系采用Micro Scan Wal KAway4 0自动微生物鉴定 /药敏测试系统 +Micro Scan Neg Com bo Panel Type2 1药物复合板鉴定 ,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2 结果86株桐绿假单胞菌对 12种抗生素 [1 - 2 ]耐药性见附表…  相似文献   
56.
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症,又称残胃无力症(gastric atony),胃瘫(gastroparesis)等,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其病因尚无定论,治疗上目前也无特定的有效办法。本文通过对该病的观察,对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不同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葡萄糖对照组、奥沙利铂组、易善复组及高、中、低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连续给药2周,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用药后裸鼠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奥沙利铂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易善复不能抑制肿瘤生长,各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可抑制肿瘤生长,但与奥沙利铂组比较抑瘤率低;各剂量易善复联合奥沙利铂组随易善复浓度升高,SOD水平升高,caspase-3、ERCC-1和GST-π的表达下降.结论 易善复对奥沙利铂化疗疗效有拮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调节caspase-3、ERCC-1和GST-π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奥沙利铂(0.5、1、2、4、8和16μmol/L)和多烯磷脂酰胆碱(2、4、8、16、32、64和128μmol/L)分别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24、48和72h,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生存率。根据公式求出奥沙利铂48h的半抑制浓度(IC50),用略低于此浓度的奥沙利铂与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作用于胃癌细胞48h,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计算2种药物联合的指数。结果: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肿瘤细胞增殖产生了促进或者抑制作用,促进增殖或者抑制增殖作用与药物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F=373.769,P〈0.001;但与药物作用时间无明显统计相关,F=0.077,P=0.782。奥沙利铂抑制肿瘤增殖,这一作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时间相关性,F-194.193,P〈0.001;F=12.428,P=0.001。联合作用组中,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奥沙利铂联合较单药奥沙利铂相比,均对肿瘤细胞表现出现较高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889,P〈0.001;其中较低浓度多烯磷脂酰胆碱(2~8μmol/L)与奥沙利铂产生了协同抗肿瘤作用(Q〉1.15),高浓度多烯磷脂酰胆碱(32~128/μmool/L)与奥沙利铂发现拮抗反应(Q〈0.85)。结论:奥沙利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低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高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奥沙利铂与低浓度多烯磷脂酰胆碱产生了协同抗肿瘤作用,与高浓度多烯磷脂酰胆碱却产生了拮抗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9.
XPG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PG)基因C46T与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92例晚期胃癌病人外周静脉血DNA的XP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比较3种基因型与病人的2周期化疗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92例病人的C/C、T/T、C/T基因型分别占51.09%、38.04%、10.87%。C/C与T/T+C/T基因型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6.59%、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484,P〈O.05,OR=2.942,95%CI=1.195~7.248)。结论XPG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胃癌选择奥沙利铂化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技能;转换教师角色,变主导教学为引导、启发式教学,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