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析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验,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上,采用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广东粤北地区人群中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10例散发冠心病患者及180名对照者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并研究它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在冠心病组分布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F2A基因11号外显子存在CAG重复序列多态性,重复序列4-11个不等,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21个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只有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不是粤北地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29例经冠脉造影术证实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指征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其意愿分为支架组和非支架组;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EECP亚组和非EECP亚组。两个EECP亚组于术后1周开始进行EECP(每日治疗1h,每周5次,持续7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h、1周和9周时测定血浆MIF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①支架组:MIF和P-选择素水平在支架术后1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1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而在术后9周时则降至最低(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9周时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②非支架组:术后1h、1周时MIF和P-选择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无变化。术后9周时,两个亚组的MIF和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P〈0.05),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③术后9周时,支架组的EECP亚组与非支架组的EECP亚组之间MIF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ECP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MIF和P-选择素水平,对接受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的患者疗效等同。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300mg(tid),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3.38±1.05)mmol/Lvs.(4.24±1.07)mmol/L];TG[(1.20±0.62)mmol/Lvs.(1.42±0.73)mmol/L];LDL-C[(2.10±0.71)mmol/Lvs.(2.58±0.61)mmol/L];ALT[(22.32±11.66)U/Lvs.(34.46±12.87)U/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C水平升高无差异,Scr和CK未见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具有更强的调脂效应,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6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NA-1、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基因型患者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新型分子信标探针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80名正常健康人血清中以上6个miRNAs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OX-1基因,并进行各基因型以上miRNAs表达水平的比较;利用多指标同步分析(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MAP)液态芯片技术验证以上6个miRNAs的表达水平。结果 LOX-1 GG基因型的血清miRNA-208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50 min表达升高,miRNA-21、miRNA-133、和miRNA-199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 h表达升高,血清miRNA-499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 h表达升高,各自在不同时间下降,低水平表达维持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9 h。携带LOX-1N基因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表达下调,miRNA-1表达上调。新型分子信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xMAP液态芯片技术检测的miRNA-21(r=0.810,P<0.05),miRNA-208(r=0.717,P<0.05),miRNA-133(r=0.631,P<0.05),miRNA-499(r=0.604,P<0.05)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RNA-21、miRNA-133、miRNA-199、miRNA-208、miRNA-49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索miRNA-223与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心肌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 风心病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31例,其中风心病窦性心律组15例,风心病慢性房颤组16例.收集患者右心房心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房肌组织和血清miRNA-223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肌组织miRNA-223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3±0.0228 vs.0.0261±0.0035,P<0.01);房颤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81±0.9165)ng/mLvs.(2.7613±1.2166)ng/mL,P<O.05].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呈正相关(r=0.406,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223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相似文献   
117.
在1993年,przyklenk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试验性观察, 他们通过对狗的心脏左旋支进行预处理时,发现其对之后左前降支的梗死也能减少其梗死面积。这一研究为后续的“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的发现奠定了基础。远程缺血预适应指的是对某一远隔器官重复的进行短暂缺血和再灌注,可减少其他器官在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这一现象。直到现在,RICP已经被证明在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具有巨大的前景。在这一综述中,我们尝试分析RIPC对心脏保护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