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方法控制机器人,使其能够在草坪划分的栅格中定位.对机械构造要求低、成本低,有利农业机器人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仔猪黄痢的病原分离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1头腹泻仔猪和5头待产母猪共分离出15株大肠杆菌,其中有11株被确定具有致病性。用纸片法对16种抗生素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唑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土霉素、磺胺则普遍耐药,为仔猪黄痢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谷子SBP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本地数据库,在谷子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扫描含有SBP结构域的SBP基因家族成员,并进一步对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从谷子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共鉴定到20个SBP成员,以不均匀方式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为GroupⅠ、GroupⅡ、GroupⅢ、GroupⅣ、GroupⅤ、GroupⅥ6个亚族;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保守基序,谷子SBP蛋白都含有保守motif 1和motif 2,大部分谷子SBP基因的内含子个数在1~4之间;谷子S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具有特异性,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聚类在一起。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谷子SBP转录因子的分类、进化关系、结构特点以及组织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谷子SBP转录因子的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培育优良谷子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陕北延安地区枣树土壤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的微生物菌群、养分及pH状况,并且分析三者间相互关系.[结果]在不同树龄的枣园土壤微生物中,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数量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枣园>老龄期枣园>幼龄期枣园,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铁、钼均呈正相关,其中细菌数量与有机质、有效氮极显著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有效钾显著相关,真菌数量与有机质、有效钾显著相关;3种微生物类群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结论]适当降低土壤pH,提高养分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枣园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5.
46.
任桂梅  贺晓龙  路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47-2948,2951
M延-5是从陕北南泥湾野生浅黄色羊肚菌菌盖中分离筛选的菌株。用不同碳、氮源对其分别进行固体、液体培养。结果表明:最佳碳源,固体培养为葡萄糖,液体培养为麦芽糖;最佳氮源,固体培养为尿素,液体培养为蛋白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菌丝体长速,碳源中蔗糖显著快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极显著快于乳糖和甘露醇;氮源中酵母粉显著快于尿素和硝酸钾,前3种极显著快于蛋白胨、硝酸铵和硫酸铵。液体培养菌丝体干重,碳源中麦芽糖、淀粉、葡萄糖极显著高于蔗糖、乳糖和甘露醇;氮源中蛋白胨、尿素、酵母粉极显著高于硝酸钾、硝酸铵和硫酸铵。  相似文献   
47.
落叶栽培金针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配比的落叶与木屑制备5种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A、B培养基的出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培养基,极显著高于C、D培养基。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20年生的木枣侧根根际土壤分级制备土壤悬浮液、涂LB平板、以ACC为唯一氮源进行分析,得到1株能在以ACC为唯一氮源的LB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细菌菌株.在枣树试管苗培养中加入该菌液的悬浮液后,枣树试管苗能正常生长,并且能生根,说明该菌株对枣树具有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49.
以陕北野生山丹丹(Lilium pumilum)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矮壮素(CCC)、丁酰肼(B9)对出苗后的山丹丹茎、叶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矮壮素、丁酰肼喷施均可使山丹丹的株型矮化,提高其观赏价值;3种生长延缓剂中以烯效唑的效果最好,烯效唑、矮壮素、丁酰肼的最适处理浓度分别为20、800、2 500 mg/L;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山丹丹现蕾时间提前,而矮壮素、丁酰肼处理则会使山丹丹现蕾时间推迟;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3种生长延缓剂均可不同程度地缩短山丹丹的花期.  相似文献   
50.
酶解法提取红枣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红枣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陕北木枣为试材,采用酶解法提取红枣中的膳食纤维。通过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用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其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用量,进一步对α-淀粉酶酶解的温度、pH和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3种酶用量中,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最大的是α-淀粉酶,其最适用量为:α-淀粉酶0.4%、胰蛋白酶0.6%、糖化酶0.8%。α-淀粉酶的酶解因素中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温度﹥时间﹥pH,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65℃,时间70 min,pH 6.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红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854.92%和13.98 ml/g。[结论]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红枣中膳食纤维工艺的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