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桂荔2号’是从广西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果大、质优、丰产等特性,果肉质地软滑,色泽均匀,味清甜,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食率7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  相似文献   
62.
以7份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石硖龙眼作为对照,从物候期和花、果实性状2个方面及相关特征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热带生态型龙眼萌动在3月下旬-5月,热带生态型龙眼果实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而作为主栽龙眼石硖在7月中旬成熟,热带生态型龙眼将鲜果上市时间推迟2个月。龙眼果实单果质量差距较大,变异系数为51.22%,其中通过肉眼观察果实大小能够明显区分出同奈2号龙眼,该品种果实平均单果重达27.1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为8.0%,可食率变异系数为11.78%,横径、侧径、纵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26%、18.24%、16.70%,果实果形指数范围为0.90-1.13,变异系数8.00%,其中泰国温带和石硖果形指数为0.90,形状为圆形或近圆形;其他龙眼果形指数均大于1.0,形状为长圆形。表观特征作为最直接的比较结果发现同奈2号龙眼,该品种果实大,果皮较光滑、果肉黄白色且香气浓,与其他龙眼存在显著差。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的研究对丰富龙眼品种资源和进行龙眼品种结构调整、指导实际生产及杂交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与生产配套技术岗位项目(CARS-32-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 nycytxgxcxtd2023-12-02);荔枝龙眼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桂农科2021YT043)。作者简介:邱宏业,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hyqiu12@126.com;* 通讯作者:徐宁( 1981- ) ,高级农艺师,现主要从事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8893332@qq.com。 ]  相似文献   
63.
探讨60Co-γ射线对荔枝枝条的辐射嫁接影响,为荔枝辐射育种提供参考.利用60Co-γ射线对草莓荔、桂味、贵妃红、妃子笑、糯米糍、鸡嘴荔6个荔枝品种的枝条进行辐射处理后嫁接,对其辐射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处理降低了荔枝的嫁接成活率,桂味、妃子笑2个品种受辐射处理的影响最大,6个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在20~40 Gy之间;处理后枝条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枝条的梢次,变异系数都在47%以上;平均叶面积、叶片宽度和长度分别比对照高75.64%、31.41%、22.45%.在该试验的辐射剂量范围内,辐射处理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性状变异,而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辐射诱变在荔枝品种改良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大乌圆龙眼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进程,为大乌圆龙眼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大乌圆龙眼为试材,在龙眼果实发育期,每隔3 d对龙眼果实的纵径、大横径、小横径、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食率进行测定。【结果】大乌圆龙眼的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现近"S"型变化,纵径生长曲线前期较横径快,果实发育后期,小横径生长较快,而纵径和大横经则较为缓慢;果皮重、种子重和单果重在花后48 d果肉出现后开始快速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在花后84~87 d快速增加,达到最大值18.8%,果实比熟度为10.0,果实完全成熟。根据所测果实各指标数据建立的大乌圆龙眼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拟合了多项回归方程式,其中果实纵径、大横径、小横径的拟合方程为一次多项式拟合方程,果皮重和单果重的拟合方程为二次多项式拟合方程,种子重的拟合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拟合方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拟合方程为五次多项式拟合方程,吻合程度依次为:单果重果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重大横径、小横径纵径。【结论】果实生长阶段,应结合果园实际情况适当施肥1~2次,在大乌圆龙眼果实正常成熟后及时采收(即花后84~90 d左右采收),保证龙眼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5.
为提高"凌丰"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开展了对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和不同留叶数的摘心试验。结果表明:花前5天至初花期在花序以上留6片叶摘心比留4片叶摘心及留8片叶摘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在每株留结果枝为15枝条件下,在开花前5天至初花期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留6片叶摘心较合理,可为解决果农对结果枝摘心较为随意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
2019—2021年对广西桂西南地区早熟荔枝种质资源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早熟荔枝主要分布在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等3地;首次发现位于河池市马山县乔利乡乐圩村岜独屯的早熟荔枝聚集地,种植实生早熟荔枝600多株。对岜独早熟荔枝聚集地的51份早熟荔枝单株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51份早熟荔枝单株单果质量、种子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10.46%~31.40%。  相似文献   
67.
黑叶荔枝焦核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黑叶荔枝种子重量提高其品质,以青鲜素为诱导焦核的基本生长调节剂,通过不同浓度青鲜素处理以及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研究了各种不同处理对黑叶荔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H浓度在800mg·L^-1时诱导黑叶荔枝焦核效果较好,黑叶荔枝焦核率随着MH浓度增大而增加,但过高浓度会导致严重的落果。用MH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减轻落果的问题,其中用MH800mg·L^-1+2,4-D5mg·L^-1对黑叶荔枝诱导焦核效果最好,焦核率可达8.79%,平均单核重下降20%以上,可以显著提高其加工品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对高接换种后的鸡嘴荔初结果树采用不同的保花保果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环剥等处理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主干螺旋环剥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坐果率提高了12.6%,对减少鸡嘴荔落果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9.
章逻荔是原产于广西贵港平南县具有推广潜力的珍稀优良品种,来源于平南县荔枝实生变异单株,果实心形,果皮暗红带黄绿色,成熟期为6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9 g,可食率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焦核率60%~100%,果肉乳白色,不流汁,肉质爽脆,蜜甜有香气,品质极佳,极具商品性。章逻荔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严重,为提高产量,保持品质,总结了相关栽培技术要点,在生产上主要采取花穗调控措施减少花量,推迟花期,提高坐果率,克服大小年,为章逻荔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广西荔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为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原产和引种的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4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原始群体50.00%、25.00%和12.50%的取样比例,采用逐步聚类法优先选择性状优良材料的原则构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果]40对SSR引物从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2条清晰的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2~13条,平均7.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1~13条,平均4.55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比率为14.29%~100.00%,平均64.54%.88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96,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88份荔枝种质资源可分为七大类群,第Ⅰ~Ⅶ类群分别包含3、12、6、6、1、2和58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均为龙荔种质资源,第Ⅱ类群主要为早熟种质,第Ⅳ类群主要为早熟实生种质,表明荔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熟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8份荔枝种质资源在40个SSR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3.2750、2.1137、0.8092和0.5107.核心种质-1、核心种质-2和核心种质-3的种质资源数量分别为44、22和11份,其中,核心种质-2的Ne、I和He 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分别为2.1774、0.8452和0.5271;仅核心种质-3的Na与原始群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组核心种质的其余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核心种质-1和核心种质-2均能充分代表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最终选择核心种质-2作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论]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荔枝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的理想分子标记.广西荔枝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相对较窄,遗传多样性较低,今后应加强荔枝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