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业科学   3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壤地类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5年实验研究 ,观测了杨树、沙棘、柏树、刺槐、元宝枫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沙棘与柏树、刺槐与柠条的混交林在风化岩沫土土壤、红胶泥土壤、黄绵土土壤上的成活率、年枝条生长量、5 a林冠面积、5 a郁闭度 ,分析得出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模式。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造林常见树种及其混交形式在不同土壤类型上呈现不同结果 ,风化岩沫土适合柏树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混交、沙棘与柏树混交 ,红胶泥土壤最佳树种为沙棘、刺槐纯林及沙棘与杨树混交 (阴坡 )、沙棘与柏树混交、刺槐与柠条混交 ,而刺槐、柠条纯林和沙棘与杨树混交、沙棘与柏树混交、刺槐与柠条混交适合于黄绵土土壤。此外 ,在各种土壤类型上混交林都优于纯林 ,建议黄土丘陵区造林应乔灌混交为主。该项研究技术在延安市山川秀美工程中推广 ,效果明显 ,建议在黄土丘陵区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   
32.
李美同 《饲料工业》1991,12(4):8-11
<正> 肉鸡在长期或严重热应激状态下,因营养代谢和酸—碱平衡被破坏使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增高,这严重影响了肉鸡生产者的经营利润。因此,如何提高肉鸡在高温条件下的生产率,就成了全世界养禽业的一项重要课题。鸡体内余热的排出,主要是经呼吸道挥发体内水分而实现的,鸡的这种冷却机能与环境的相对温度成反比。隔热或适当通风可减少或排出鸡舍内多余热量。用冷水散热也是限制热应激的好方法。在热气候下,控制环境温度是防止热应激的第一道防  相似文献   
33.
<正> 1987年10月30日至1988年6月30日,我们在本场进行了饥饿——化学法强制换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目的意义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鸡在换羽期间一般不产蛋,休产期达3—4个月。为了缩短自然换羽的休产期,延长产蛋时间,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鸡完成一个产蛋年后,就应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34.
伊维菌素是新的高效广谱驱虫剂,可防治猪、牛和羊的体内外寄生虫,但未见用药后山羊奶禁止饮用期限的规定。本实验取山羊奶5ml用异辛烷和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伊维菌素的量。色谱柱为6~8μm Zorbax-ODS(150×4.6mmID),流动相为乙腈+甲醇+2%冰乙酸水溶液(45+45+10),紫外检测波长为255nm。伊维菌素含量为4~50ng/ml时,峰面积—浓度曲线呈线性,回收率为85.0±2.8%。以300mcg/kg.b.w.剂量给山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1~3天奶中可达峰值,含量约24ng/ml,经8天后奶中不再检出伊维菌素,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8天内的山羊奶不能供人饮用。  相似文献   
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或冈布罗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随着养禽业的发展,新品种引进增多,种鸡种蛋流通频繁,加之防检措施不严等,使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养鸡者积极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控制本病,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从我们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现用的预防疫苗(包括进口疫苗)没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有些地区甚至彻底失败。分析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制苗种毒选择不当用于制造疫苗的种毒有严格的传代限制,如果种毒连续传代,其免疫原性就会  相似文献   
36.
<正>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证明多数动物的肠道可携带空肠弯曲菌,并成为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重要传染源。为了探讨仔猪肠道中空肠弯曲菌的带菌情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我们于1987年3月15日至6月8日对腹泻病猪及健康猪进行了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腹泻病猪标本取自太原南郊甲猪场,共30份;健康猪标本采自乙、丙二个猪场共38份。年龄1~15日左右,均用灭菌棉拭子从肛门采集,插入  相似文献   
37.
<正> 钙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家畜和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日粮要提供足够量的钙。因而饲料中钙的含量要及时测定。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法前者快速准确,但需要价格较贵的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锰酸钾法可用简单的玻璃仪器完成钙的测定。但草酸钙的沉淀、陈化、过滤和洗涤等手续繁琐,所需时间较长,且钙易损失。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很不稳定,隔1周左右就需要重新标定。此法的滴定终点不容易掌握。以上因素都会  相似文献   
38.
欧美杨以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泛而备受人们青睐,在绿化造林中成为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农村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 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