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长调节剂促进桃实生树提早成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实生树成花的影响,我们于桃树花芽分化期,选择苯脲类细胞分裂素(KT30)、苄氨基嘌呤(BA)、玉米素(ZT)、多效唑(PP333)、乙烯利(ETH)、矮壮素(CCC)、烯效唑(Uni)、亚精胺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喷雾和点芽的方法,对2年生久保桃自然杂交实生树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苯脲类细胞分裂素1mg/kg喷雾2次、多效唑1000mg/kg点芽2次、多效唑2000ms/kg喷雾1次和点芽2次、乙烯利500mg/kg喷雾2次、乙烯利1000mg/kg点芽1次、烯效唑125mg/kg喷雾2次、烯效唑250mg/kg喷雾2次药剂处理对桃实生树的始花节位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苯脲类细胞分裂素1mg/kg喷雾2次、多效唑1000mg/kg喷雾2次、多效唑2000mg/kg喷雾1次、烯效唑125mg/kg点芽1次、乙烯利1000mg/kg点芽2次等处理对二次枝诱导成花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京白梨 ╳ 鸭梨杂种实生树的叶片、韧皮部和芽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槲皮素、儿茶素、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在86-90节迅速升高,在86-90节以下,槲皮素和儿茶素含量变化不大,绿原酸含量持续下降,芦丁在51-55节出现一个含量高峰;韧皮部中的根皮苷和杨梅苷在66-70节均出现一个含量高峰,在86-90节以上,根皮苷的含量趋于平稳,杨梅苷的含量迅速升高;芽中的咖啡酸含量在81-85节以下变化不大,81-85节以上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Ca2+在替码板栗品种X12芽体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过程中的时空变化及其与芽体PCD的关系。 方法利用焦锑酸盐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替码板栗X12芽体PCD过程中(S1~S5时期) Ca2+的时空变化。 结果S1时期,细胞结构正常,Ca2+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有少量Ca2+,液泡内Ca2+含量极少;S2时期,部分细胞器轻微降解,细胞间隙中Ca2+减少,细胞质、液泡膜和细胞核膜附近Ca2+开始增多;S3时期,细胞进一步解体,细胞壁、液泡、细胞核降解严重,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Ca2+颗粒极少,细胞质、细胞核、破裂的液泡内及液泡周围Ca2+明显增多;S4时期,细胞降解严重,Ca2+在细胞内呈无规则分布,质膜和细胞壁上较少,集中于破碎的液泡膜和液泡碎片处;S5时期,细胞器均降解破碎,Ca2+随降解的细胞器碎片成块状聚集。 结论替码板栗芽体PCD过程中Ca2+呈动态变化,Ca2+可能参与了PCD过程;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的Ca2+内流可能是引起替码板栗芽体PCD的部分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解析板栗后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的变化特征,为明确不同品种的最佳食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10个板栗主产区的150个品种(系)为对象,对采收后后熟期的果实SSC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各品种指标差异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1)板栗SSC变化在后熟期可分为2个阶段,其一是迅速增长阶段(采收后0~20 d),平均上升速率为51.52%,是SSC积累高峰期;其二是缓慢增长阶段(采收后21~60 d),平均上升速率为10.98%。(2)板栗SSC峰值范围为18.35%~31.59%,成熟时北方板栗品种SSC略低于南方品种,但北方板栗品种SSC在后熟期增长速率更快、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含量也普遍高于南方品种,尤以河北燕山板栗表现最为明显。(3)筛选获得高甜、早甜的板栗品种资源15份,可作为优良育种亲本或优异种质在板栗糖类遗传改良中加以利用。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板栗后熟过程中SSC的变化特点,为板栗风味、货架期和食用期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参考,并筛选出早甜、高甜的板栗资源作为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解析土壤中不同矿质元素对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程度,为通过养分调控板栗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河北省8个板栗主产县(市)盛果期栗园,测定其土壤中主要矿质元素及果实总糖和淀粉含量,通过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性。

结果

栗园土壤中N、P、K、Ca、Cu、Na含量差异较大,而Fe、Mn、Mg含量差异较小;板栗栗果的总糖含量与土壤K和Mg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Mn含量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土壤N、K、Cu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a含量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土壤N、K、Cu、Mn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a含量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土壤N、K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确立了总糖、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土壤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回归方程。

结论

土壤K含量与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可作为总糖和淀粉性状优劣的选择指标;土壤养分对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有促进效应也有制约作用,土壤增施Fe肥、适量减少K和Cu元素可提高板栗总糖和支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6.
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褐变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使用精密色差仪测定板栗果实色差,从而快速、准确地评价板栗的果实褐变程度。并使用精密色差仪对7个品系的栗果煮熟前后的褐变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H7-1和D3-21的△L值变化较小,褐变程度较低;D7-65褐变程度最高。并将采用传统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的栗肉褐变程度与利用精密色差代测定的栗肉色差指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利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的△L值准确评价板栗的褐变程度,当果肉偏绿色时以△a值为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7.
探讨分子水平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以利于燕山种质的保存、保护和研究利用.基于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UPGMA)法对燕山地区10个市(县)的161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分析,比较使用3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相组合...  相似文献   
78.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果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nm和695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nm和475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79.
‘燕兴’是从燕山实生板栗中选出的抗寒新品种,优质,丰产,早实,耐旱,耐瘠薄,抗寒性强。2012年1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势中庸,树姿较紧凑,树冠自然圆头形。刺苞椭圆形,平均单苞质量50.80g,苞内平均含坚果2.70粒,坚果椭圆形,单果  相似文献   
80.
<正>1春季侧根插瓶栽植法4月上中旬,按株距2.5~3.0 m,挖长、宽、深各60 cm的定植穴。苗木定植前,先用清水泡根10~12 h。栽植时,先将废酒瓶或易拉罐灌满水,将苗木一条侧根(粗0.3 cm左右)插入瓶内,将苗木带瓶一同埋入定植穴内,浇足水。水渗下后修直径60 cm、低于地面10~15 cm。且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状树盘,最后在树盘上覆盖地膜防止水分蒸发。降雨时树盘内集聚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