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优化解除菜豆种子硬实的条件,本试验以盛冠硬实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的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不同时间对解除种子硬实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结果表明,盛冠菜豆种子含水量为14.28%时,种子硬实率为38%;未处理的硬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6.5%,17%和23.17;经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均能一定程度解除种子硬实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各自处理的最佳条件分别是:60℃恒温浸种30 min,80℃恒温浸种 2 min以及-20℃贮藏7天。最后,比较3个处理间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同时,考虑到菜豆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硬实破除的最佳效果,对硬实率较高的盛冠菜豆种子用60℃恒温浸种30 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22.
菜豆荚壁纤维(pod wall fiber,PWF)含量直接影响食荚菜豆的品质。为了研究菜豆种质资源的PWF含量差异,采用α-淀粉酶前处理,利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了250份菜豆种质在荚绿熟期的PWF含量。结果表明,250份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分布在12.5%~38.1%之间,其中PWF含量最高的种质是CIAT蓝,最低的是翻白眼,不同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存在较大变异。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将250份菜豆种质按PWF含量分为3类,高PWF含量(31.1%~38.1%)10份,中PWF含量(22.3%~29.9%)53份,低PWF含量(12.5%~22.2%)187份;高PWF含量和中PWF含量的菜豆种质不适宜作为蔬菜食荚,而低PWF含量的菜豆种质品质更佳,可以作为蔬菜食荚。  相似文献   
2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乡村应运而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浙江省安吉县宋茗白茶数字农业工 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功能区”,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一系列手段,推动宋茗白茶的生产、采摘、 加工等进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数字乡村的大面积推广,我国乡村正在向智能化、机械化方向转型,为乡村振兴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4.
乡村振兴于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是就解决“三农”问题的延续。中国农村现在处于“空心村”状态,生活在乡村的农民多数是年迈且文化程度低,无法将现代科技设备应用于农业,而城市的就业状态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调整,通过上级派驻、基层挖掘、本土培育等多种途径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本土人才素质达到实现乡村振兴目的。本文就提高农民素质意义,具体举措及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展开,从提高农民素质角度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5.
盐碱胁迫是制约菜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对耐碱菜豆品种选育及促进盐碱地菜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5个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60 mmol · L-1 NaHCO3溶液模拟碱胁迫对菜豆幼苗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丙二醛含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等共10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对菜豆苗期的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碱胁迫明显抑制菜豆幼苗生长,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8个指标可作为快速鉴定菜豆幼苗期耐碱性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综合评价值(D值)排序及聚类分析,将35个品种分为耐碱性不同的5类,粉冠为耐碱品种,14-4-1-3等4个品种为相对耐碱品种,赤裕21号等13个品种为中等耐碱品种,44-1-1等16个品种为相对碱敏感品种,泰来白条为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26.
以菜豆耐碱品种“粉冠”及相对碱敏感品种“1-4-3-1-1”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CK)、外源0.1μmol·L-1褪黑素(MT)、60 mmol·L-1 NaHCO3溶液碱胁迫(S)、碱胁迫下添加褪黑素(S+MT)4个处理,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碱胁迫下菜豆幼苗生长及耐碱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区提高菜豆的耐碱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褪黑素能够降低碱胁迫对菜豆幼苗生物膜的伤害,增加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2个菜豆品种对碱胁迫的生理响应不同,“粉冠”的耐碱能力更强,褪黑素能够有效缓解碱胁迫对菜豆幼苗的伤害,而且对相对碱敏感品种“1-4-3-1-1”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7.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使用NaCl模拟盐胁迫,利用4个菜豆品种确定最适宜耐盐品种筛选的NaCl浓度,并对40个菜豆品种进行盐胁迫,以生长量、根冠比、株高、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值作为耐盐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菜豆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盐等级划分,随后对高耐盐品种和盐极敏感品种进行生理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28.
天津市蓟州区种植松花菜历史悠久,为满足市场供应,确保周年供应,引进多个松花菜品种试种,筛选出新贵65天松花菜。根据松花菜喜冷凉的特性,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次年1月上中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外源亚精胺对低温条件下菜豆种子萌发与种子耐低温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热那亚’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对照(CK)、4℃低温(LT)以及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 Spd (LT+Spd)三个处理组,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的Spd后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分别提高了95.69%、136.10%和217.12%;电解质外渗率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升高;H2O2、O2-、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由此可见,施用外源亚精胺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菜豆种子造成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低温性,从而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0.
采用叶分析与土壤分析技术,测定辽宁丹东、庄河地区多个越橘果园中4个高丛越橘品种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初步确定叶分析标准值适宜范围,为指导科学施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越橘园内同一品种叶片常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小,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有差异;经改良后土壤中N、K、P和Fe元素含量明显提高,Ca元素含量明显降低,Mg、Cu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pH降低;高丛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标准值适宜范围为:N 1.62%~2.22%,K 0.25%~0.53%,Ca 0.40%~0.90%,Mg 0.12%~0.24%,P 0.09%~0.16%,Zn 14.08~41.00 mg·kg-1,Cu 9.95~16.18 mg·kg-1,Fe 94.49~155.80 mg·kg-1,Mn 89.35~358.7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