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业科学   8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慈姑(Chinese arrowhead),又称茨菰、慈菰、剪刀草、燕尾草等,为多年生宿根浅水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茎供食.其栽培种属泽泻科慈姑属慈姑种慈姑变种之华夏慈姑,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要栽培区.慈姑钻心虫(Phalonidia sp.)又名慈姑蛀虫、慈姑髓虫,属鳞翅目细卷蛾科,是慈姑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在叶柄内蛀食为害,严重田块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严重影响慈姑生产,甚至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32.
蒌蒿别名芦蒿、藜蒿、水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开始人工种植,已成为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别名菊小茼天牛、菊虎等,属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菊花、紫菀等菊科药用或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蒌蒿等蔬菜种类,可对蒌蒿的留种与生产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33.
蕹菜(Ipomoea aquatic Forsk)又称空心菜、竹叶菜、通心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主产区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是主要的绿叶类蔬菜之一。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 Linnaeus)又名白薯天蛾、旋花天蛾等,属鳞  相似文献   
34.
甜玉米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经济作物,受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为害,常造成缺苗断垄和产量损失,重者可达30%以上,由于小地老虎、蛴螬等害虫生活在地下,防治十分困难.一些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如:呋喃丹,甲基异柳磷,"1605"等)药效降低,而且毒性太大,属高毒农药,已禁止使用.常用药剂如辛硫磷、速灭杀丁等农药防效欠佳,持效期短,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了筛选出防治甜玉米地小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从基于集群分离分析法、杂交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功能基因分子标记4个方面对苹果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辅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苹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揭示重要性状的遗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笔者通过对武汉市特色蔬菜种植情况的调研,指出了特色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对培育壮大武汉市特色蔬菜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
叶面肥与农药配合喷施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黄淮海平原肥料和农药配合施用对蚜虫的防治、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肥(以叶面肥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硫酸锌猛为)和农药(吡虫啉和菊酯)交互配合施用,研究肥药配合施用对蚜虫的防治、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叶面肥条件下,单独喷施农药小麦产量约为7846.5 kg/hm2,在添加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或者硫酸锌猛后,小麦产量明显增加,增幅为0.55%~6.45%。硝酸钾配施农药增幅最高,每公顷增产1000.5 kg,多肽和硫酸锌猛次之,每公顷增产为265.5 kg和288.0 kg,而黄腐酸和磷酸二氢钾增加较低,约为96.0 kg和43.5 kg。农药(吡虫啉和菊酯)与叶面肥(多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硫酸锌)交互配合施用不仅提高了小麦产量,也明显起到杀虫作用,防虫效果明显。吡虫啉的防控率为85.7%,菊脂的为86.0%,并没有出现叶面肥降低农药杀虫的作用,具有实际的农事指导意思。  相似文献   
38.
地下害虫人工饲养技术及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地老虎、根蛆、蝼蛄、蛴螬、金针虫、跳甲幼虫等。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花生、马铃薯及林果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再加上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使得本已能够基本控制的地下害虫的危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由于地下害虫生长周期较长、生活习性迥异,不利于大批量短时间内人工室内饲养,而其不同于地上害虫的防治特点,也为制定准确、通用、简单、可行的室内生测方法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多年田间调查及室内人工饲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防治特点,提出了地下害虫的人工饲养技术与室内生…  相似文献   
39.
在中国引起苹果轮纹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主要通过自然孔口直接侵染苹果,并分泌细胞降解酶等使苹果组织降解以促进病菌的进一步侵染,而苹果可通过增强细胞壁的木质化、释放抗菌化合物以及产生免疫蛋白等抑制病菌。通过对苹果轮纹病的危害及病原菌种类、病菌侵染机制、苹果的抗性机制等方面的详细综述,为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1997~ 1999年我们在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 ,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 ,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 ,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 ,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 ,7~ 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 ,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 ,地温超过 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