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以"园丰元6号"黄瓜为试材,采用LED白色光照射处理及0.03mm PE膜包装袋包装,置于常温下贮藏,研究了LED白光照射对黄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究LED白光处理对黄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LED白光处理可有效维持黄瓜的感官品质,延缓其水分损失,较好地延缓黄瓜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物质的降解;除此之外,还能够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推迟黄瓜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臭氧处理对菠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为试材,采用10%浓度臭氧处理菠菜,以0.03 mm PE膜包装袋包装(对照组)于(20±1)℃下贮藏,通过对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臭氧对采后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维持菠菜的感官品质,减缓水分散失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程度;此外,臭氧可抑制菠菜叶绿素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效果,延长菠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史君彦  王清  王倩  高丽朴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43-10645,1079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采后迷你黄瓜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迷你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采后迷你黄瓜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3、5、7、9℃下贮藏的黄瓜均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11和20℃下未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20℃高温增强了迷你黄瓜的生理活动,促进其衰老黄化,而11℃下贮藏能有效抑制迷你黄瓜生理代谢,贮藏效果最好.[结论]研究可为降低迷你黄瓜在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等大型蔬菜贮藏中心混搭贮藏过程中冷害产生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密本"鲜嫩南瓜为试材,研究了3、5、7、9、11℃低温贮藏对鲜嫩南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嫩南瓜在3、5、7、9℃低温下贮藏均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失重、细胞膜透性、黄色素及MDA含量均逐渐升高;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11℃下贮藏未有冷害发生,生理活动受到明显的抑制,有效维持了鲜嫩南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蔬菜保鲜膜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常见保鲜膜的种类以及保鲜机理,重点介绍了不同保鲜膜在蔬菜、食用菌以及鲜切蔬菜上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对蔬菜保鲜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保鲜膜的研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0℃冰水预冷、4℃冷水预冷及4℃冷库预冷)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处理可有效维持豇豆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水预冷对豇豆的保鲜效果最佳,减缓了豇豆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了失重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变温贮藏(T1:4℃贮藏1d+室温贮藏;T2:4℃贮藏2d+室温贮藏;T3:4℃贮藏3d+室温贮藏,D1:4℃贮藏1d+10℃贮藏1d+室温贮藏,D2:4℃贮藏2d+10℃贮藏1d+室温贮藏,D3:4℃贮藏3d+10℃贮藏1d+室温贮藏;对照:室温贮藏)的方法,研究其对豇豆采后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变温贮藏可有效延长豇豆贮藏的货架期,其中T3和D3处理可有效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可维持较稳定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过氧化损伤。因此,变温贮藏处理可有效地保持采后豇豆较好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UV-C处理对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贮藏期间冷害及风味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人参果的采后贮藏保鲜及防止低温冷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 将人参果置于不同温度(0、5、10、15、20 ℃)下贮藏15 d,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感官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验证人参果在5 ℃及以下贮藏会发生冷害。采用0.25、0.50和1.00 kJ·m-2剂量的UV-C处理人参果,在5 ℃冷库中贮藏15 d,测定贮藏期间其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测定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5 ℃冷胁迫下,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有效地保持了人参果的风味品质,减轻了人参果的冷害症状,抑制了人参果在低温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在贮藏第15天,1.00 kJ·m-2UV-C处理组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低46%,1.00、0.50和0.25 kJ·m-2 UV-C处理组的冷害指数分别为30%、70%和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1%),且1.00 kJ·m-2 UV-C处理将冷害的发生时间推迟了6 d。通过线性判别法和雷达图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保持人参果较好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 在冷胁迫下,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明显减轻人参果的冷害症状,不同程度地保持了人参果贮藏期的风味品质,延缓衰老;与其他处理相比,1.00 kJ·m-2 UV-C处理的人参果在贮藏期间冷害指数较低,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低温预贮及自发气调对豇豆冷害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低温预贮(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LTC)和自发气调(modified atmosphere,MAP)保鲜的方法,研究了LTC+MAP处理对豇豆冷害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LTC+MAP处理能够较好地维持豇豆的外观品质,延缓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等物质的损失,抑制豇豆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还能够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而增强自身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白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的采后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将其置入0℃冷库(0.03 mm PE袋包装)和传统窖中,在100 d贮藏期间内测定大白菜中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冷库贮藏能够有效地延缓大白菜的水分损失,维持叶绿素含量,较好地抑制了参与叶绿素降解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其中包括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tinase,PPH)活性、叶绿素酶(Chlase)活性、脱镁螯合酶(Mg-dechelating)活性,而叶绿素过氧化物酶(chlorophyll-peroxidase,Chl-POX)被证实不是参与大白菜叶绿素降解的关键酶;除此之外,还较好地维持了大白菜叶绿体的完整性及其数量。[结论]0℃冷库贮藏结合0.03mm PE包装可有效抑制大白菜叶绿素的降解,对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