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业科学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刘明池 《华北农学报》1992,7(2):118-119
在低温下,原生质的透性遭到破坏,膜透性的变化明显出现在外部形态变化之前。植物组织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与组织外观受害程度是一致的。电导率作为一个指标已广泛应用于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之中。低温等许多逆境能降低活性氧清除剂SOD的活性或含量水平。自从McCord等人报道SOD的酶学特性以来,以SOD为中心的生物活性氧的代谢成为抗逆性研究的热点。为探明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在低温下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我们做了这个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控温电伴热加热系统对根系直接进行加温,设置基质加热温度分别为22、28、34 ℃,研究不同加热温度下根系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对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椰糠作基质时,22、28、34 ℃的加热温度可在夜间使基质内中心位置平均温度分别提高到22.4、29.8、35.2 ℃; 与不加温对照相比,22 ℃和28 ℃加温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单株产量,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干质量和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显著提高;22 ℃加温处理中番茄植株的单株能耗为11.33 kWh,明显低于28 ℃处理的14.86 kWh,节能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14.
设施蔬菜冬季生产中,土壤温度低是蔬菜生长的一个限制因子。该文在番茄冬季生产中应用微多孔陶瓷管负压加温栽培系统,试验表明通过循环温水利用同一根陶瓷管边灌水边加温是完全可行的;加温处理白天、夜间平均温度分别比不加温处理的高出2.7℃,1.2℃。加温处理的植株长势、果实中可溶性糖、滴定酸度的含量和糖酸比、产量、特别是前期产量显著高于不加温处理。在温室冬季生产中仅仅对土壤进行加温就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管道栽培番茄新技术节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明池 《农学学报》2015,5(11):69-72
为研究新型全封闭式管道栽培模式对番茄品质、产量以及水肥利用率的效果,以‘欧官’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封闭管道栽培与膜下滴灌土壤栽培2 种栽培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膜下滴灌土培番茄相比全封闭管道栽培不仅促进了番茄植株株高、茎粗,而且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糖酸比,提高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增加了产量;在对番茄前四穗果的测产中,全封闭管道栽培模式比膜下滴灌土培高产15.0%,耗水量相应减少764.0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3%。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带海岛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  姜立纲  刘明池  孟淑春  许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13-10615
在我国热带海岛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研究并建立了椰糠基质栽培系统。在此栽培系统上,进一步研究并建立了包括品种选择、营养液配制、栽培密度、植株调整及吊蔓、促花保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番茄一系列长季节栽培技术,番茄生长期可达1年以上,年产量达268935kg/hm2。  相似文献   
17.
双砧木嫁接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改善品质的京欣砧5号南瓜和提高抗逆性的云南黑籽南瓜为砧木,以津优35号为接穗,对单砧木嫁接、双砧木嫁接和自根黄瓜在日光温室条件下植株生长、肥水利用率、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嫁接均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利用率和对N、P、K、Ca、Mg的吸收量显著高于自根对照;双砧处理的单株产量、瓜数和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京欣砧和自根对照,缓和了单砧木嫁接增加果柄长的趋势;双砧木嫁接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果实VC含量和糖酸比高于黑籽南瓜砧和自根对照;嫁接处理对第1雌花节位、根系活力、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含水量等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双砧处理综合了京欣砧5号和黑籽南瓜两个单砧处理的优良特性,促进了对肥水的吸收,提高植株的生长势,既高产又优质。  相似文献   
18.
将预先调整氮、磷、钾含量后的沼渣作为肥料应用于珍珠岩与蛭石混合基质栽培苗用型大白菜,
研究2 种无机基质配比及3 个沼渣施肥水平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
比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有显著影响,沼渣施肥水平次之;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珍珠岩与蛭石为1V∶2V 的
基质处理的苗用型大白菜各形态指标、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单株干鲜质量及产量均高于2V∶1V 的基质
处理;在相同基质配比条件下,随着沼渣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苗用型大白菜的株高、最大真叶长、最
大真叶宽、真叶数、单株干鲜质量、产量及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但36.6 g 单株施肥量处理与44.0 g 单
株施肥量处理间除最大真叶宽、硝酸盐含量外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采用珍珠岩∶蛭石为1V∶2V
的混合无机基质、单株沼渣施肥量36.6 g 的栽培效果较好,苗用型大白菜植株生长健壮,产量高,品
质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的嫁接方法-中段嫁接技术,即在“托鲁巴姆”砧木和番茄接穗嫁接之间,加上一段亲缘关系介于二者之间的植物进行缓冲嫁接,是一种产量、品质兼顾的新嫁接方法,该方法可供番茄优质高效栽培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封闭式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的特点,进行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品质、产量及光合能力的影响,观察其叶片显微结构,以筛选适宜封闭式槽培黄瓜生长的营养液浓度。供试黄瓜品种中农26,营养液配方基础EC值为2.7 mS/cm,设置T1、T2(CK)、T3、T4和T5(EC值分别为2.3,2.7,3.1,3.5,3.9 mS/cm)共5个处理,测定黄瓜生长状况、叶片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等。结果表明:随EC值增加,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VC、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先升后降。相比T2处理,T3叶片栅栏组织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相对疏松,叶片结构较好,qP、ΦPSⅡ与ETR高于其他处理,这显著提高了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PSⅡ电子传递效率与原初光化学反应效率,并将光能主要分配于光化学反应P和天线热耗散D,减少非光化学耗散Ex;且T3的β/α-1值最低,qP最高,PSⅠ与PSⅡ两系统运作相对平衡,光能利用效率较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这也是果实品质及产量较高的物质基础,因此,T3处理较适合黄瓜植株生长发育。T4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T2,且与T3差异不显著,T4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光合色素含量最高,Pn比T2处理提高了58.85%。另外,T3、T4处理Fo较低且Fv/Fm高于T2,二者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在封闭式槽培栽培条件下,营养液EC值为3.1,3.5 mS/cm处理黄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效率较高,光合能力增强,提高了黄瓜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