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21篇
  免费   4527篇
  国内免费   3857篇
医药卫生   9120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772篇
  2021年   992篇
  2020年   927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1158篇
  2014年   1510篇
  2013年   2004篇
  2012年   3005篇
  2011年   5988篇
  2010年   4017篇
  2009年   3109篇
  2008年   3625篇
  2007年   3366篇
  2006年   3400篇
  2005年   4111篇
  2004年   8169篇
  2003年   7435篇
  2002年   5798篇
  2001年   4675篇
  2000年   2819篇
  1999年   3288篇
  1998年   2327篇
  1997年   2056篇
  1996年   1342篇
  1995年   1150篇
  1994年   1197篇
  1993年   1793篇
  1992年   1536篇
  1991年   1342篇
  1990年   998篇
  1989年   840篇
  1988年   637篇
  1987年   531篇
  1986年   515篇
  1985年   255篇
  1984年   141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77篇
  1978年   59篇
  1977年   65篇
  1975年   70篇
  1973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慧  李继承  徐坚 《浙江医学》2002,24(8):467-468,470,I001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AngⅡ受体抑制剂氯沙坦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在健康小鼠腹膜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AngⅡ、氯沙坦和AngⅡ +氯沙坦 ,2h后处死实验小鼠 ,取小鼠膈腹膜 ,作扫描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结果 注射AngⅡ后 ,腹膜腔腹膜淋巴孔的直径和分布密度分别为 (4.42±0.57) μm和 (53.60±10.07)/0.1mm2,较正常对照组[分别 (2.89±0.86) μm和(27.74±7.49)/0.1mm2]增大和增多(P<0.05)。注射氯沙坦后 ,淋巴孔的孔径和开放数目分别为 (2.02±0.48) μm和 (12.87±3.12)/0.1mm2 ,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和减少(P<0.05)。联合应用AngⅡ和氯沙坦时 ,淋巴孔的孔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分布密度减少。结论 AngⅡ可使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 ,开放数目增多 ;氯沙坦可使淋巴孔孔径减小 ,开放数目减少 ;联合应用AngⅡ和氯沙坦 ,AngⅡ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被逆转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油茶皂甙对实验动物造血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油茶皂甙对豚鼠和罗非鱼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油茶皂甙(1mg/kg)处理前和处理后豚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计数变化。罗非鱼分对照组和油茶皂甙处理组,分别在清水和含1ppm油茶皂甙水饲养6天后,再同时置入清水中净养,观察其存活20%的最高温度。结果:豚鼠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改变轻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油茶皂甙处理组罗非鱼在清水中饲养的耐受最高温度为41.5℃,但在含油茶皂甙水中能耐受的最主温度为36℃。结论:油茶皂甙可短暂,轻微地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但并不影响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骨肉瘤与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 ,探讨其生物学与抗肿瘤特性 .方法 以 50 0 g· L-1 聚乙二醇为融合剂 ,将 C3 h小鼠来源的 HGRPT基因缺陷型 LM9骨肉瘤细胞与脂多糖活化的小鼠 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后 ,再观察该融合瘤株的体内外生长特性 ,对小鼠的致瘤性以及抗肿瘤活性 .结果 该融合瘤株体外生长缓慢 ,对 C3 h小鼠无致瘤性 ,杂交瘤细胞细胞表达B7(70 .6% ) H- 2 Kb (53.4% ) ,融合疫苗保护的小鼠可获 1 0 0 %无瘤生存 (8/ 8)而 LM9和射线照射后的 L M9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0 / 8) ,皮下接种融合疫苗治疗的荷瘤小鼠可获得80 %无瘤生存 .结论 活化 B淋巴细胞融合骨肉瘤细胞可能改变其生物学特性 ,对小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说明了细胞融合方法构建的肿瘤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对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历史,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处理外科疾病是人类最早的医事活动之一,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六朝时期,经验不断积累于隋唐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于宋金元形时期。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用~3H-TdR掺入,液体闪烁测量法测定细胞DNA期外合成的方法,测定了小鼠和大鼠的肠淋巴结细胞、人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S-180V肿瘤细胞等经紫外线照射后的UDS,观察到UDS掺入量随辐照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辐照剂量下,以小鼠肠淋巴结细胞的UDS值最高,其次是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S-180V肿瘤细胞,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肠淋巴结细胞最低。  相似文献   
87.
88.
以病人选择医生为契机 全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邯郸市中心医院在病人选医生中,努力完善制度,提高素质,深化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人事分配制度.用较为低廉的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讨论在院前和急诊科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施行早期急救护理,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及伤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我科1997年2月至2001年4月27例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早期,快速,积极的补液,输血增加有效循环量,监测生命体征等综合性抢救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经早期积极急救护理,26例病人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意识清醒,脉搏有力,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1例病人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势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早期院前与急诊科的有效救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