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85篇
  免费   5005篇
  国内免费   2728篇
医药卫生   54918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1574篇
  2021年   2033篇
  2020年   1759篇
  2019年   944篇
  2018年   1037篇
  2017年   1430篇
  2016年   1072篇
  2015年   1859篇
  2014年   2481篇
  2013年   3124篇
  2012年   4500篇
  2011年   4513篇
  2010年   4120篇
  2009年   3587篇
  2008年   3883篇
  2007年   3728篇
  2006年   3301篇
  2005年   2509篇
  2004年   1715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126篇
  2001年   943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生儿胃穿孔1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治疗的 14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新生儿胃穿孔皆行手术治疗 ,术后死亡 7例。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加强支持疗法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前颌中缝牵张修复牙槽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用缝牵张成骨技术以组织再生的原理修复牙槽裂。方法 采用犬牙槽裂模型 ,牙槽裂形成术后 2周 ,于前颌中缝处安置缝牵张器 ,外张力 2 0 0g。牵张 2~ 3周 ,裂隙侧的前颌骨向侧方移动贴紧远中裂缘 ,用局部黏骨膜瓣修复牙槽裂隙。保持 2周后去除缝牵张器。临床观察、连续X线、头颅干骨和组织学检查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对照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裂 ,无自发骨性愈合。前颌中缝牵张后 ,裂隙侧前颌缓慢向裂侧上颌靠拢 ,2~ 3周与远中裂缘密切贴合。X线片示前颌中缝呈现由窄渐宽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尖端指向后方 ,三角区域的骨密度逐渐增加。骨膜成形术后 3个月 ,原牙槽嵴缺损处骨质连续性完全恢复 ,且牙槽骨段在三维方向上均与对侧相同。前颌中缝恢复正常直线形态。结论 该牙槽裂模型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前颌中缝牵张诱导缝区新骨形成 ,一侧前颌向裂隙移位和局部骨膜成形可达到完善的牙槽裂修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的主要病理变化和此过程中血浆内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局部动脉组织内ET反应性 (ET immunoreaction ,ET IR) ,探讨卡托普利 (Captopril)对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 4 8只 ,依术后处死时间不同 (6h和 1、3、7、15、2 2d)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8只 ,其中 3只为内膜损伤 (手术组 )、3只为损伤 卡托普利治疗 (治疗组 ) ,2只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采静脉血 ,手术组及治疗组置入微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内制备内膜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前 1d给予卡托普利 2mg·kg-1·d-1直至处死当日。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前、术后血浆内ET水平 ,处死后取模型动脉血管 ,观察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组织内ET反应。结果 手术组各时间段血浆ET水平 [平均值 (139 17± 16 86 )ng/L) ]和治疗组各时间段血浆ET水平 [平均值 (12 2 16± 13 5 6 )ng/L]均较术前 [平均值 (111 2 4±11 39)ng/L]升高 (P <0 0 1和P <0 0 5 ) ,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浆ET水平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P值均 <0 0 1) ,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浆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手术组动脉内膜有不同程度增厚 ,主要以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  相似文献   
104.
家兔急性周围型肺栓塞影像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制作家兔急性肺栓塞(PE)影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只实验组家兔随机分成5组,采用明胶海绵栓子经股静脉插管制成急性PE的动物模型。栓塞后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栓塞后2h、24h、3d、7d、14d(A、B、C、D、E组)分批处死家兔,解剖肺动脉并观察栓塞区肺组织病理变化。对照组2只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第7天,14天处死。结果20只实验组家兔1只麻醉意外死亡,19只制备模型后成活,模型制备成功率95%。肺动脉造影显示46支叶及段肺动脉栓塞。肺动脉解剖共发现栓子65个,栓塞动脉50支。A组肺体积肿胀,色深红,镜下观察见肺组织充血。B组、C组、D组、E组中15只家兔肺表面呈苍白色、暗红色、黑色或苍白色区内见黑色坏死区,另外1只仅见肺体积肿大,肺颜色无变化,E组1只第3天左侧发生气胸,肺萎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水肿、淤血、出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含气减少,肺泡支架结构破坏,E组2例栓塞区见肺组织机化,栓子周围有血小板血栓和/或混合血栓形成。对照组2只家兔肺部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制备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为肺栓塞影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比较急性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陈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6例,分为急性脑梗死组57例,TIA组22例,陈旧脑梗死组57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血压、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查.依据ELISA法进行血MMP-9测定.结果 MMP-9水平分别为急性脑梗死患者(444.13±418.46)ng/ml,TIA患者(374.36±278.31)ng/ml,陈旧脑梗死患者(231.11±367.43)ng/ml.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血MMP-9水平明显高于陈旧脑梗死患者(P<0.05).MMP-9水平与血白细胞水平(r=0.192,P=0.025)、低密度脂蛋白(r=0.261,P=0.002)、收缩压(r=0.232,P=0.00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219,P=0.011)和血糖(r=-0.254,P=0.003)呈负相关.MMP-9与收缩压(β=0.259,P=0.001)、血白细胞(β=0.209,P=0.008)、低密度脂蛋白(β=0.586,P=0.000)、胆固醇(β=-0.458,P=0.007)和血糖(β=-0.200,P=0.014)具有线性关系.结论 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及TIA时升高,收缩压、血白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可能为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宋宇  李新菊  王博  徐启武  李士启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805-1805,1807
目的:探讨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镜结合CT、MRI及神经导航系统行经鼻蝶手术。结果:68例病人无一人死亡,其中尿崩为7%左右,且为一过性,复发2例。结论:熟知局部解剖,利用CT、MRI及导航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经蝶垂体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英文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词的选择与搭配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介绍我国援外医疗队在 3 6个国家以 17种治疗方法为主治疗 40多种病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误诊经验教训及急救处理。方法对8例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的伤因、诊断、急救方法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与伤因及搬运不当致骨折移位、再移位密切相关;与骨折部位也关系密切;骨盆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常易误诊为腹腔内脏合并伤而行剖腹探查术时确诊,腹膜后血肿探查止血,术中、术后死亡率高。结论骨箍骨折并单纯性腹腔内出血易误诊为腹内脏器伤,救治困难,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0.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及影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例,行颈部血管超声、脑电图、头部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血管成像,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例行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均表现为发作性短暂不能控制的抖动,5例发作有明显诱因.全部患者均有抖动肢体对侧至少1条以上颅内和/或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头部核磁共振4例显示抖动肢体对侧内分水岭脑梗死.脑电图均未见痫样放电,6例可见病变血管同侧额颞部慢波灶.经扩容和抗血小板聚集或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提示大血管严重的狭窄或闭塞,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