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1篇
  免费   3466篇
  国内免费   2643篇
医药卫生   4139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543篇
  2022年   1143篇
  2021年   1819篇
  2020年   1437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1127篇
  2017年   1168篇
  2016年   1006篇
  2015年   1648篇
  2014年   2143篇
  2013年   1981篇
  2012年   3044篇
  2011年   3201篇
  2010年   2236篇
  2009年   1877篇
  2008年   2204篇
  2007年   2208篇
  2006年   2004篇
  2005年   1736篇
  2004年   1225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798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634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陈勇  冯艺  赵彩霞  汪勤  唐曼  张卫琴  刘婷珽  娄蓉  张和平 《安徽医药》2020,24(10):1992-1995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s)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2012年 1月至 2018年 1月 67例子宫 ATs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均为女性,年龄范围 24~64岁,中位年龄 39岁。肿瘤位于子宫浆膜下或肌壁间,其中 66例呈结节状(直径 1.0~8.0 cm),平均直径 2.7 cm,1例呈巨大囊实性(直径 12.0 cm)。肿块切面灰白,质韧,类似平滑肌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瘤由大小不等的管腔或乳头状结构构成,被覆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呈单个或巢状分布于平滑肌组织之间。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CKAE1/AE3)、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跨膜唾液酸糖蛋白(D2?40)、细胞角蛋白(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0%(67/67)、 100.0%(67/67)、 100.0%(67/ 67)、 19.4%(13/67)肿瘤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低,约 1%~5%之间,高度糖基化的 i型跨膜糖蛋白(CD34)不表达。结论子宫 ATs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但组织学特征多样,尤其出现腺腔样结构难与腺癌相鉴别,结合镜下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审方过程中的不合理医嘱,同时注重成品输液的稳定性和滴注速度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方法:监控平台会自动将滴注速度单位统一为mL·min-1,根据成品输液稳定性不同,进行先后顺序自动排序。成品输液放置时间系统和滴速控制和监控系统可监控临床输液的使用情况。结果:成品输液出舱到病区时间平均减少15~20min;稳定时间2h、4h和6h内的成品输液执行及时率得到显著提高;输液滴注速度合理率由运行前的58.5%上升至88.8%;单季度输液不良反应量降幅高达45.7%。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静脉输液合理用药监控平台,实现某院PIVAS静脉输液全流程的闭环监控,为我国医院PIVAS合理用药监控平台的补充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对一次注射剂无菌检查阳性结果进行溯源。方法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污染菌A1和污染调查中采集的1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 A1的鉴定结果为科氏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菌株的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结合PFGE分析显示A1来自无菌检查使用的隔离器污染。结论 制药企业可以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生产和检验中污染菌的鉴定和溯源,但对于与如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一样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的菌株,需要结合其他同源性分析方法进行最终的判定。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抗凝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探讨ADR发生与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84例抗凝药物所致ADR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84例抗凝药物ADR报告中,男性比例较高为46例(54.76%);60岁以上人群ADR发生例次较多,有62例(73.81%);新的ADR报告4例(4.76%),严重的ADR报告19例(22.62%);发生ADR的抗凝药物共4个种类,其中低分子肝素类药物最多(41.84%),其次为维生素K拮抗剂类(27.55%);以血液系统损害最为常见(74.23%);以药师上报为主。结论: 抗凝药物引发ADR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时应全方位监控,以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探讨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t1)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辐射后细胞中Ne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RNAi干扰技术抑制细胞中Net1的表达,用克隆形成率分析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Net1的结合蛋白.结果 电离辐射损伤后,细胞中的Net1 mRNA水平显著上升(t=-10.52,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沉默细胞中的Net1表达后明显增加了细胞的辐射敏感性(t=15.31、11.65,P<0.05);无论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细胞受到辐照后,Net1都能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Ku80和DNA-PKcs结合.结论 Net1对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相互作用来调控辐射损伤修复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假体置换术,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股骨短柄假体与常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我院股骨中空多孔股骨假体相关参数建立两种髋关节股骨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5.7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两种假体植入后的应力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柄假体所受最大mises应力较常规股骨假体明显减小;力学传导模式仍为远端应力集中,最大mises应力仍出现在张力侧。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中短柄假体力学特性优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Ezrin基因沉默联合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70诱导的免疫杀伤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将人HSP70和Ezrin-shRNA的DNA片段分别克隆至含CMV和pU6双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GFP-V-RS中构建含HSP70和Ezrin-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V-RS-shRNA和pGFP-V-RS-shRNA-HSP70。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入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转染效果;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Ezrin和HSP70基因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量变化;MTT法检测HSP70刺激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荧光图像及基因和蛋白表达分析证实,首次成功构建同时沉默Ezrin和过表达HSP70的特异性载体。较单纯沉默Ezrin,同时过表达HSP70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沉默Ezrin蛋白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效果,但与对照细胞相比,M63细胞凋亡率仍明显上升,自11.01%±0.22%上升至24.28%±0.50%,增殖速度则自395.14%±2.24%减少至310.00%±2.83%。另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zrin-shRNA可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相反可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而Ezrin-shRNA/HSP70组较Ezrin-shRNA组促Bax表达和降低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有所减弱,但较阴性对照组仍有明显效果。MG63细胞的CTL细胞毒杀伤效应显示各效靶浓度下CT+IL-2+HSP70组的杀伤活性高于CT+IL-2组,最高达56.33%±1.95%。结论 同时沉默Ezrin、过表达HSP70既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并利用HSP70诱导的CTL,增强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介绍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并探讨其工作原理、手术操作技巧、早期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应用肿瘤瘤段骨切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治疗股骨远端骨肉瘤的儿童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8岁、9岁和15岁。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1~2周期,化疗结束后根据X线、CT 和MR等检查结果评价化疗疗效,对于化疗效果好且符合保留骨骺手术条件者采用此术式治疗。首先通过CT、MRI确定病变范围,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定制保留骨骺的肿瘤型假体以及模具,待假体定制完毕后行肿瘤瘤段骨切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切口愈合1周后给予术后的规范化化疗,并进行长期随访。 结果 3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 h、4 h和6 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ml、500 ml和2 200 ml。对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 为12~24个月,根据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术后3个月功能评分分别为24分、26分和13分,短期随访显示患者肢体功能良好。1例患者出现假体感染,经保守治疗(抗炎补液、切口换药等)无效后行大腿截肢术,余2例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等其他并发症。2例患者双下肢长度相差均< 2 cm。结论 通过严格掌握保留骨骺保肢手术的适应证,配合术前及术后的新辅助化疗,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为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其疗效安全、可靠,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