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5篇
  免费   1770篇
  国内免费   1137篇
医药卫生   2166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712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969篇
  2013年   1240篇
  2012年   1821篇
  2011年   1915篇
  2010年   1695篇
  2009年   1668篇
  2008年   1511篇
  2007年   1459篇
  2006年   1282篇
  2005年   949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远金  段军  柯雯昙  张欣 《中国骨伤》2006,19(7):411-4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1岁,采用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即利用骨刀设计的特性和适度的锤击力量造成软骨下的骨组织微小骨折,刺激软骨生长。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6岁,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6个月,按Lysholm评分标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肾脏自分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结扎胆总管(BDL)制备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 ,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 5、1 0及 1 5d ,两组各取 1 0只大鼠检测其肾脏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PAH)、菊粉清除率 (CIN)和钠排泄分数 (FENa+) ,并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EX)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肾动、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 5d仅FEN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术后 1 0d起 ,CPAH、CIN及FENa+呈进行性下降 ,术后 1 5dFENa+已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②实验组术后血浆EX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③实验组术后肾动脉血浆ET 1水平呈持续性降低 ,而肾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④血浆EX水平与肾组织ET 1含量呈正相关 (r =0 .762 4 ,P<0 .0 1 ) ,肾组织ET 1含量与CPAH和CIN呈负相关 (r=- 0 .883 2 ,P<0 .0 1 ;r =- 0 .945 2 ,P<0 .0 1 )、与FENa+呈正相关 (r=0 .873 4 ,P<0 .0 1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及其诱导的肾内ET分泌增加在阻塞性黄疸所致大鼠肾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139例TCCF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通过再次入院、邮寄调查表或电话随访.其中再次入院完成及收回调查表共64例,电话随访62例,获随访126例(90.6%)。结果126例中26例术后行MRA检查,20例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11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术后复发率不高,临床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44.
D2-43病毒E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登革2型病毒43株(D2—43)的E基因,探索利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建立DNA改组筛选平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获得D2-43的E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至T载体后,再克隆至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YDI,于酿酒酵母EBY100中利用半乳糖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FACS进行检测。结果:酵母表面展示产物可与D2-43的腹水抗体特异性地结合;在半乳糖诱导后24h,展示E蛋白的酵母细胞百分数达22.07%。结论:本研究为建立基于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DNA改组筛选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合理使用左旋多巴治疗PD的剂量。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采用行为学观察法观察3种不同剂量左旋多巴[按体重10、50、100mg/(kg.d)]作用不同时间(1、3、5、7d)对PD大鼠黑质细胞毒性作用后的行为学变化以及停止左旋多巴治疗后7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减少,中、大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各组大鼠旋转启动时间随左旋多巴使用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减少,最高转速及持续时间则随使用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应尽可能以小剂量、间隔使用左旋多巴治疗PD。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开He患者的舌位置有无特征性变异。方法:利用舌背碘油造影方法,增加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上舌背的显影效果,在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上以舌体在固有口腔内的相对位置确定舌体的位置,通过开He与正常He者知位置的团体t检验比较,找出开He患者的舌位置变异特性。结果:开He患者与正常He者比较,舌根部与悬雍垂之间的间隙增大,舌背部与腭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舌尖部更靠近牙齿,结论:开He个体相对于正常He个体舌位置有向前,向上的变化特点,这可能是开He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在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 ,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 - 1mRNA和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mRNA表达量。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组不引起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 (P >0 .0 5 ) ,而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 (PMN)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缺血 30min后再灌注 2h ,IL - 1βmRNA的表达量为 (1.0 76± 0 .330 )V ,约为正常对照组的 2倍 (P <0 .0 1) ;再灌注 6h达到高峰 ,并持续至 12h。I CAM - 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 4h为 (0 .94± 0 .12 )V (P <0 .0 1) ;再灌注 12h ,其单位微血管面积内ICAM - 1蛋白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 3倍 (P <0 .0 0 1)。 结论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IL - 1β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口外弓配合唇档远移磨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岚  刘鑫  刘遥  段银钟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1071-1072,i0009
目的:研究口外弓配合唇档远移磨牙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选择15例恒牙早期上颌轻度牙性前突或轻、中度拥挤的安氏II类患者,应用口外弓配合唇档,通过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颌磨牙及前牙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应用口外弓配合唇档推磨牙向远中3~6个月后,II类咬合关系恢复至安氏I类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平均移动4.14mm,上颌中切牙向唇侧移动0.66mm。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方法运用得当,口外弓配合唇档就能获得较满意的远移磨牙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初步探讨泻必康对小鼠解痉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参苓白术散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的方法,观察小鼠的扭体次数。采用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方法,观察泻必康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的拮抗作用,结果与结论:泻必康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对家兔离体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0.
循证医学决策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证医学决策模式是建立在对客观的医学研究证据,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及不同患的医疗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的最佳医疗方案。其建立和应用对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循证医学决策意识,建立循证医学决策系统,实施循证医学决策管理将为军队医疗系统实现全面品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