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6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 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30%。ICU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非ICU菌株。结论本次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高,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近年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流行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1价和2价化合物,检测126株金葡菌的MIC,阳性株用PCR法检测qacA基因型,采用CLSI推荐的30 μg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MRSA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的126株金葡菌中,12株qacA基因型呈阳性(阳性率为9.5%),52株为MRSA(其中qacA基因阳性率为17.3%).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中,qacA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43.
利迈先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迈先(clarithromycin)是一种新的14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在红霉素结构中C6位以氧甲基取代羟基,因而具有对酸极为稳定、口服吸收良好、组织分布较广等良好的药动学特点。利迈先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4倍[1],对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利迈先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西安制药厂(利君制药股份公司)在国内首家联合研制成功。本项研究用其提供的片剂与进口CRM对照,于1995年4月~10月完成…  相似文献   
44.
前言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在头孢菌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已研制出许多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品种。而青霉素类中,对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尚未开发。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Beec-ham公司研制出一个新的半合成青霉素Te-mocillin(TMPC),商品名Temopen。TMPC由于在β-内酰胺环的6-α位上引入一个甲氧  相似文献   
45.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测定分别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结果:CD8及SIL-2R明显增高(P<001),CD3和CD4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应用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ginsenoside,Rg1)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2只健康成年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g1低剂量组、Rg1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9只小鼠,其余小组每组各8只小鼠。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持续喂养16周。16周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Rg1低剂量组给予人参皂苷Rg1 20 mg/(kg·d)灌胃,Rg1高剂量组给予人参皂苷Rg1 40 mg/(kg·d)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150 mg/(kg·d)灌胃。持续治疗4周后采集各组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测定血清转氨酶及血脂水平、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醇(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的含量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g1低、高剂量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41.87±10.64)、(43.46±13.84)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分别为(159.56±21.29)、(159.56±25.01)U/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分别为(0.69±0.15)、(0.75±0.12)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P=0.010,P=0.000),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00)。Rg1能降低FFA,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均P=0.000)。Rg1能下调GRP78、CHOP、Caspase12、NLRP3、IL-1β蛋白的表达(P=0.000,P=0.003)。结论:Rg1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ERS相关分子及炎症小体活化来改善NAFLD。  相似文献   
47.
关于出诊工作中的护理常见问题以及应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祥 《吉林医学》2010,31(12):1720-1721
<正>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对医疗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急诊科、120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所肩负的责任也相对重大。由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比较倒"U"法与传统方法消融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并行导管消融术的RVOT V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消融方法分为传统消融组及倒"U"组,结合两组随访结果对比两组之间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1 0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834例患者使用传统方法消融,252例患者使用倒"U"法消融。常规消融组消融成功率88.37%(737/834),倒"U"法消融组成功率94.05%(237/252),倒"U"法消融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消融组(P=0.009)。传统消融组有50例进行再消融,其中36例患者使用倒"U"法消融成功且随访无复发,2例倒"U"法消融后仍复发。传统消融法术中严重并发症3例,均为心脏压塞,消融靶点均位于右心室游离壁。倒"U"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相比传统消融方法,倒"U"法消融成功率明显增加,减少了再消融次数,并发症少。倒"U"法消融RVOT V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屎肠球菌菌毛样结构蛋白基因pilA和类透明质酸酶基因hylEfm在临床感染株中的分布,探讨屎肠球菌感染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方法:采用多重PCR检测临床感染株、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和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的pilA和hylEfm基因的分布;然后通过接合实验确认pilA和hylEfm基因在屎肠球菌间的传递方式;最后采用分子杂交法确认转移后pilA和hylEfm的质粒或染色体定位。结果:137株屎肠球菌感染株中共筛查确认120株携带pilA基因,阳性率为88%;21株携带hylEfm基因,阳性率为15%。分离鉴定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各50株,pilA基因阳性菌株分别为35株(阳性率70%)、26株(阳性率52%),临床感染株与住院患者肠道定植株、健康志愿者肠道定植株pilA基因携带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P=0.008 0)。接合实验证实pilA和hylEfm基因均能通过质粒的接合在不同菌株间进行传递,并同时伴随耐药基因传递。Southern Slot杂交发现pilA与hylEfm基因可位于同一大质粒上,不同菌株间此质粒大小存在差异(145.5~291 kb)。结论:临床感染患者分离屎肠球菌大多携带pilA基因。pilA和hylEfm基因可通过同一个可移动大质粒在菌株之间进行传递,同时伴随耐药基因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